论汉赋对文学自觉进程的意义.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汉赋对文学自觉进程的意义.pdf

垫02年5 中州学 刊 第3期(总第129期 ) Acade mlc Journa o1 zh∞ zhou May.2002 No 3 文章编号 :1003-0751(2002)03-0048-05 论汉赋对文学 自觉进程的意义 刘 毓 庆 (山西 太 学 文学 院 , 山西 太原 030006) 摘 要 :中国 学的 自觉 ,经历了文字 自觉 、语 言 自觉与文学 自觉 三个历程。汉赋则是语 言 自觉曲 最高表现形 式。它世反政教、反扑野的艺术精 神.在 审美追求 中,完成 了文学 由奴婢地位走 向独立 自由的 巨大连步。对文学 自觉时代的到来,起到 了映定 的作用。 关键词 :克字 自觉 ;语言自觉;文学 自觉 中圈 分 类号 :1222 4 文献 标识 码 :A 汉赋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种摆脱乐舞与 学术 的附庸 而独立存在 的文学样式,对 中国 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此,在二 十世纪末 ,学者们在研究中国文学 自觉时代 的起始时 ,不 由地关注到了汉赋产生对于这 个时代到来的意义 ,故龚克昌先生说 :汉赋是 “文学 自觉时代 的起点” 。康 金声先 生提 出:“汉赋是文学 自觉时代的第一声春雷。”固 张少康先生提 出:刘 向《别 录》中将诗赋专列 一 类 ,是文 学 自觉 的标 志 。0 笔者认为 ,文学 自觉 与 文 艺 的 自觉 是相 联 系的 。没 有 艺术 的 自觉 ,就 没有 文学 的 自 觉。文学 自觉有一个 由形式审美到心灵 自觉 展示的漫长过程。人类对于文字流传物的艺 术审美追求分三个阶段 ,也可说是三个层面。 一 是形式 的 层 面 .这 是最 表 层 的通 过 视 觉首 先可以把握的一个层面。二是音像 的层 面, 即文字中所描绘的图像与文字的音节所展开 的情景。第三是心灵的层面,即文字所绘情 景中深藏的内在意蕴。这三个层面是一个不 断深入的过程,从文学艺术的审美心理来说, 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文艺的 自觉与这 三个过程相对应 ,也 可分为三个发展 阶段。 第~个阶段是“文字的 自觉”。所谓“文字的 自觉”阶段 ,是指人们开始 自觉将“文字”作为 一 种审美对象进行观照的阶段。这个 阶段大 约开始于春秋时代 ,延续于战国。其具体表 现有二,一是文字形体 的艺术化 。这个时代 保存于今的文字主要是金石文字。从春秋以 降大量金石文字中,我们 发现一个显著的变 化,就是文字 由西周的浑厚凝重渐趋 向华美 纤巧。像东方的齐国 .其钟鼎文字结体狭长, 收 稿 日期 :2001— 12—0l 作者筒舟:刘毓废(1954一).男,山西省洪 洞县人.山西大学教授,主要从事先秦文学及 中国传统文化的研 究。 论汉赋对文学 自觉进程的意义 笔划齐整 ,故作宛曲之态。西方的秦 国,其石 鼓文结构严谨 ,笔体圆润 ,布陈规则。显然书 写者是从视觉艺术出发 ,对文字进行着艺术 化处理的。二是字饰的出现。像盛行于春秋 晚期战国早期 的鸟虫 书,用鸟形和虫形修饰 文字,即是 突出的一例 。这些字饰 并没有使 文字内容发生变化 ,其是否有宗教上的意义 , 则不敢说 ,但它主要起着修饰文字的作用 ,这 一 点则是可以肯定的。这种对文字装饰与美 化的倾 向,表示着这个时代文字 已摆脱 了记 录语言与表现客观的实用性制约 ,而走 向了 艺术的境界。在这个时代,人们面对流传物 , 首先关注的是它的最表层的形式,审美兴趣 , 主要凝定 在视觉 上 。 第二个阶段是“语言的 自觉”。所谓“语 言的 自觉”,主要是指士大夫群体在语言上刻 意求工的时代 这个时代是从战国中后期初 露端倪的。在语言艺术 的层面上 ,视觉 是无 法感受到的。语言的那种抑扬顿挫 的节奏 、 对事物状态的描摹以及华丽的表现 ,主要是 要靠听觉与思维来把握 的。这对于审美来 说 ,就走出了形 式的直觉而进入了音像 的层 面。战国的“语言 自觉”主要表现在三家 身 上 :一是《楚辞》,二是载录纵横家说辞的《战 国策》,三是儒家的《苟子》。苟子的文章 ,最 讲究修辞 ,他的刻意求工的迹痕,在战国诸子 中最为明显。如《非十二子》篇中描写士君子 之容 日:“其冠进 ,其衣逢.其 容 良,俨 然、壮 然 、祺然 、薛 然 、恢 恢然 、广广然、昭昭然 、荡 荡然 .是父兄之容也。其冠进 ,其衣逢 ,其容 悫,俭然 、侈然 、辅然 、端然、訾然 、洞然、缀缀 然、瞀瞀然 ,是 子弟之容也。”看那一片 “然” 字,也知他是刻意为之了。他这样作的 目的, 显然是为了加强语言的感染力与音律美的。 《战国策》的文章则是有意夸饰 ,铺张扬厉 .要 把语言的感染力加到极 限。如《苏秦始将连 横》篇,苏秦要扇动秦国动用武力一统天下, 本来说 :“今欲并天下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