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开发进程中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以西双版纳傣族园为例.pdfVIP

旅游开发进程中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以西双版纳傣族园为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旅游开发进程中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以西双版纳傣族园为例.pdf

2006年1月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Vo1.23,No.1 第23卷第1期 Journal of Yunna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 Jan.20o6 【民族文化研究】 旅游开发进程中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水 — — 以西双版纳傣族园为例 罗 平 ,和少英 (云南民族大学 教育技术学院,云南 昆明 650031) 摘 要:西双版纳傣族园拥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傣族文化在这里得到集中展现;傣族园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 位置,是澜沧江、湄公河国际黄金水道的咽喉之地;特有的热带雨林气候,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傣族园独具竞争力和发 展潜能。在旅游开发进程中,傣族园实行了 “公司加农户”的经营模式,使傣族文化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 新的调适。如何协调好傣族园公司与农户、与佛寺、与旅游主管部门等的关系,以正确处理好追求经济利益的眼前目 标和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的远景目标的关系,使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一项重要紧迫的任务。 关键词:西双版纳;傣族园;旅游开发;民族文化;保护;传承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7X(2006)O1—0070—07 在当前方兴未艾的旅游开发进程中,如何正确处 1 500多人。风光旖旎的澜沧江和秀丽的天然湖泊 理好追求经济利益的眼前目标和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 龙得湖将5个村寨环抱中间,滋育了这块美丽富饶 远景目标的关系,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时代课 的土地。生态环境和傣族文化保存完好的5个傣族 题。本文作者曾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傣族园 村寨紧紧相连,至今已有1 400多年历史的橄榄坝 进行了多次田野调查,对傣族文化的开发保护与传承 总佛寺曼春满佛寺 是5个村寨的核心。5个村寨 做了详细的调查研究,现将相关隋况梳理出来以供大 各有其特殊的历史意义和价值——曼将 (意为蔑 家探讨,以期为这一时代课题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套寨),据说因为村民巧妙地用篾套将佛祖指点的 大石头搬到目的地而得名;曼春满 (意为花园 寨),过去,土司曾把曼春满指定为专门栽花的寨 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东南27公里处, 子,而得此美名;曼春满是5个寨子中面积最大, 有一个集农业、旅游为一体的乡镇——勐罕镇 人口最多的村寨,因为拥有古老而辉煌的曼春满佛 (俗称橄榄坝)。这里地处澜沧江下游,平均海拔 寺而成为傣族园的中心;曼乍 (意为厨师寨),这 500米,日照和雨量充沛,土壤自然肥力高,农业 个寨子过去专门培养给土司衙门做饭菜的人,而且 经济较为发达,素有 “孔雀尾巴”、“鱼米之乡” 出了些很有名气的厨师,所以得名曼乍;曼嘎 之美称。距勐罕镇政府不到1公里的地方坐落着国 (意为赶街寨),因过去曾经是一个热闹的集市而得 家4A级风景区——西双版纳傣族园。 名;曼听 (意为宫廷花园寨),这里花草和果树很 傣族园规划占地336公顷,目前已开发利用 多,庭院也打理得特别漂亮,过去是专供召片领④ 63.4公顷,园内共有5个村寨 ,310多户人家, 及其 “皇亲国戚”游玩的 “御花园”。曼听的历史 【收稿日期】2005—10—05 【基金项目】本研究项目获得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与国家社科基金的资助,项目编号 [02BMZO06]。 【作者简介】1.罗 平 (1975一),女,云南昭通人,云南民族大学教育技术学院讲师,民族学硕士。 2.和少英 (1954一),男 (纳西族),云南丽江人,云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