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版高中历史 .2 旷日持久的战争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
* * 第2课 旷日持久的战争 根据德国“施里芬计划”的规划,战争初期德国在西线集中主要兵力,在六周内打败法国,在打败法国后再将主力东调,打垮俄国。但是,防御性武器从战争一开始就优于进攻性武器,速射来复枪、机关枪、现代榴弹炮等大量装备部队,使得防御一方的实力大大增强,而进攻一方还完全依靠士兵的血肉之躯,必然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这完全与总参谋部的计划相反,西线的战斗变成了旷日持久的阵地战和消耗战。 请思考: 1.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什么会演变为一场持久战? 2.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有哪几场重大战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所表现出来的战争的残酷性 战争会转入旷日持久的相持阶段的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西线三大战役的情况 认识 理解 了解 一、“施里芬计划”的破产(1914年的战局) 1.三条战线: 德法边境 奥匈 巴尔干 2.“施里芬计划”: (1)目的:战胜法国及其盟国。 (2)特点:集中兵力在_____,先占领比利时然后向法国发起 进攻。 (3)失败: ①西线:马恩河战役宣告“速战速决”战略的破产。 ②东线:俄军攻入东普鲁士等地,迫使德国两线作战,战争转 入持久的阵地战。 西线 【特别提醒】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三条战线的地位: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帝国主义国家相互厮杀,形成了东线、西线、南线三条战线。其中,东线、西线是主战线。在东西线中,英、法、比军队与德军作战的西线更为关键。 结合“1914年的欧洲战局”相关知识。 探究分析: (1)“施里芬计划”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有何缺陷? 提示:①避免东西两线作战,各个击破,速战速决。 ②具有一厢情愿的主观色彩,低估了对手,尤其是俄军战斗力;幻想英军不会参战。 (2)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什么变成了持久战和阵地战。 提示:马恩河战役是德国执行‘施里芬计划’的第一步,在战斗中德军6周内击败法国的速战速决计划破产,1914年年底,西线进入相持阶段。在东线,俄军在1914年8月攻入东普鲁士等地,迫使德国在东西两线同时作战,德俄双方互有攻守,双方开始形成了对峙局面,东西两线的战事转入了持久的阵地战。 (3)战争转入阵地战以后的影响如何? 提示:①这一变化使德国速战速决企图落空,打乱了其计划,越来越处于被动局面。 ②英法军队的雄厚实力和先进的武器装备更适应战争,主动权逐渐转向协约国一方。 二、“凡尔登绞肉机” 1.背景: (1)1915年,德、奥匈重点进攻_____,想一举击溃_____, 结束东线战斗,但计划落空。 (2)1916年,战争的重心重新回到西线,在西线战场发生了 ___________和索姆河战役,在海上战场,发生了__________。 东线 俄国 凡尔登战役 日德兰海战 2.概况:1916年2月,德军发动进攻,_____顽强抵抗,最终摆 脱被动局面,反攻后收复大部分失地。 3.结果: (1)德军歼灭法军主力,迫使_____投降的计划破产,兵 力、士气开始衰落。 (2)双方伤亡总人数达到七十多万,被称为“____________”。 法军 法国 凡尔登绞肉机 三、“索姆河地狱” 1.目的:_____为牵制德军、支援凡尔登而发动的战役。 2.战况:从1916年6月下旬开始,到1916年11月中旬结束;双 方伤亡人数达到130多万;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战 役;英国首次使用了自己的新式武器——坦克。 3.结果:英法取得一定战果,但双方未能决出胜负。 4.1914—1916年战况综述:战争双方深陷战争泥潭,元气大 伤,但战争仍不见分晓。 英法 【知识点拨】 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旷日持久的阵地战的原因及这种趋势有利于协约国的原因。 (1)持久的原因: ①装备的限制:当时机枪、重炮等新武器大量使用,有利于大量杀伤进攻人员。 ②当时军队机动性差,后勤保障能力低。 ③当时战略战术无法应对新武器的使用。 (2)有利于协约国的原因: ①协约国在面积、人口、资源等方面都远胜于同盟国。 ②协约国还占有广阔海外殖民地,有利于长期作战。 ③同盟国则相对较弱。 【特别提醒】 德国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应该为速决战,但是战争爆发后,现实告诉人们,与战前人们的估计恰恰相反,双方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都没把对方置于死地,战争变成了旷日持久的阵地战,直到交战的一方无法坚持下去为止。 【知识点拨】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14年。同盟国占据着主导地位。重心在西线,先西后东。西线:马恩河战役,宣告了双方速决战计划的破产,西线由运动战转为阵地战,由速决战转为持久战。东线:俄奥交战,德军增援,俄军失利。东线战争规模的扩大使德国陷入了两线同时作战的不利境地。 (2)第二阶段:1915年。战争的重心转移到东线。英法在西线基本上处于战略防御地位。德国在稳定西线局势情况下,集中兵力进攻俄国,企图一举击垮俄国,结束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年高中物理 .2 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选学)课件 沪科版必修2.ppt
- 年高中物理 .1 经典力学的巨大成就和局限性课件 沪科版必修2.ppt
- 年高中物理 .1 怎样描述圆周运动课件 沪科版必修2.ppt
- 年高中物理 .2 万有引力定律是怎样发现的课件 沪科版必修2.ppt
- 年高中数学《二章 统计》归纳整合课件 新人教A版必修3.ppt
- 年高中物理 .2 研究功与功率(一)课件 沪科版必修2.ppt
- 年高中物理 .1 势能的变化与机械功课件 沪科版必修2.ppt
- 年高中物理 .1 从托勒密到开普勒课件 沪科版必修2.ppt
- 年高中物理 .1 探究动能变化跟做功的关系课件 沪科版必修2.ppt
- 年高中物理 .2 研究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课件 沪科版必修2.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