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词笔难题破锦绣字句远烟火.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玲珑词笔难题破锦绣字句远烟火

玲珑词笔难题破 锦绣字句远烟火 ——我的古代文论课程感想 吉云鹤 10级中文二班 2010221102110015 九周的时间不知不觉就这样过去了,古代文论这门课程也随之结束,但是它带给我的影响却不会就这样轻易结束。这学期的课程中,同时开的有古代文论和西方文论两门课程,一直以来,都是更喜欢古代文论一些。之前总觉得西方文论过于晦涩严肃厚重且逻辑性强,怎么都看不太懂,而古代文论则更为随意洒脱空灵飘逸一些。后来上课的时候,丁老师说了一段话,我深以为然。看西方文论著作时,你必须要正襟危坐,一个字一个字仔细阅读,因为其晦涩,有时必须要读几遍才能稍微摸到点门道;读古代的文学理论时,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枕上、厕上、马上”,睡不着的时候,阳光灿烂的午后,读书读累了的时候,稍稍看上那么一两句,便拥有了自己的感悟和体会,像我这种喜欢闲适生活,以“左抱琴,右持书,云中宿”为标榜的人,这种读书方式真是再惬意不过了。 一、关于先秦时期的文论本源 我以为,先秦时期的文学理论,尤其是道家文论,与其说是文学理论,倒更不如说是人生哲学,然而,我们不能否认的是他們的文艺美学思想是确乎存在的,而且相当深刻精辟的,对后世中国的文艺创作和文艺理论启迪甚巨。因为从这个时代开始,中国古代的哲学本体论开始产生两个主要观点,即以“道”为本原论和以“心”为本原论, 文学本源论是从哲学本源论推衍出來的,而文艺本源论則对文艺理论产生深刻的影响,所以文学本源则产生了“源于道,本于心”的说法。 “道”的原始含意是指道路。《论語》中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孟子》中說:“孔子曰: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我认为這是指一种学说的基本观点或核心精神,其实还是道路含意的引申。因此早期儒家中的“道”不是最高范畴。而老子对于“道”的理解则是“万物之宗(第四章)”,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道产生的,庄子则继承了老子的理论“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因此,后世的学者多以这种说法为文论本源。刘勰在《文心雕龙·原道》中提出“道之文”这种观点。刘勰之后,唐代司空图作《诗品》,二十四诗品就是道的二十四种外化形态。 儒家则认为“文本于心”, 诗之源非在物仍在人之心。代表正统儒家文学观的《毛诗大序》也说:“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心动情发,借语言作为工具,这就是诗。《礼记·乐记》在解释音乐产生原由时说道:“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於物而动,故形于声。”此原理亦通于诗。不过,物感只是促使人心发生由静而动的变化之条件,人的喜怒哀乐等七情六欲,仍是人心所固有的,不过因物感才使之由隐而显而已。 二、关于《文心雕龙》 当时会读《文心雕龙》,最开始是很喜欢它的名字,之前还特意在网上查了下它的含义,有一种说法是相对于雕虫小技来说的,即“文心可雕龙”,但我更偏向于这样一种说法,就其本来意义说,这是一本写作指南,而不是文学概论。书名的意思,“文心”谓“为文之用心”,“雕龙”取战国时驺奭长于口辩、被称为“雕龙奭”典故,指精细如雕龙纹一般进行研讨。合起来,“文心雕龙”等于是“文章写作精义”。讨论的对象,是广义的文章,但偏重于文学。 《文心雕龙》本身阐述的文学理论非常丰富,如“原道说”、“神思说”、“体性说”、“风骨说”等,理论难点也很多。 我在读的时候并没有做系统的思考,只是看了他人的体悟后又加上自己的领悟思考做了些读书笔记。刘勰将“原道篇”作为作品的开篇总论,是有深刻含义的,“原道”,原始之道,原初之道。诸文体如“诗、赋、颂、铭……林林总总,枝丛叶茂,但其中心始终没有离开这个本初之道,这也是对道家文论“源于道”的一个诠释。 所以“原道”说的正是文心雕龙这个名字中的“文心”。就像文中所述“惟人参之,性灵所锺,是谓三才。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述了道和文的关系。一方面说了文来自于自然这一客体。另一方面又注意到了“惟人参之,性灵所锺”这样的主体在明道中的重要作用。这种“道”更准确的说是一种状态:极致,精纯,洪朴而接近于一,也就是完美。 我看到有不少评论说,《文心雕龙》中虽然也有某些道家和佛家思想的体现,但构成它的文学思想和纲领及核心的,仍旧是儒家思想。 确实如此,它并不否认物质世界存在的真实性﹐确认为在客观现实世界之外﹐有一個先天地而生的“道”或“神”。这个“道”或“神”是決定客观世界一切变化的無形的、最终的依据。 同时,刘勰认为“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设教”﹐正是圣人著述经典的根本原则。“神道设教”語出《易观彖》:“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把超自然的﹑人格化的“神”及其在现实中的代理人帝王﹐视作理所当然的最高权威。根据这一见解﹐《文心雕龙》不仅进一步发展了荀子﹑特別是杨雄以來的“原道”﹑“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