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越剧唱腔资料
越剧唱腔越剧的音韵有阳长韵、铜钟韵、番兰韵、腰晓韵、临青韵、来采韵等。“闪电红星”支兰芳的唱腔:四工腔新颖别致,清新,有“支腔兰调”之称。她的老搭档马樟花:嗓音清润,吐字清晰。徐玉兰:高亢华丽。唱腔的转折、起伏、休止、延长。王文娟是“王派唱腔”创始人,其演唱风格清丽柔美,韵味醇厚,于平和中见华彩。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她曾遇到的问题:男女唱腔不同调,我平时习惯唱升F调,同调的话男演员唱不上去,改唱F调对我又太低,最后还是决定我唱F调。 曲调问题没有解决,失败也是意料中的事情,后来经过音乐工作者和演员多次研究和试唱,最终采用了尺调同调异腔的方法。技巧和唱腔一样,都应该是服务于人物,以传达人物当时的心情为目的。戏没有情,不动人;戏没有理,不服人;戏没有技,不惊人,戏要从难处做。艺术必须来自于生活真实,但不能照搬生活真实。王文娟:唱腔设计是戏曲创作中的重要一环,过去主要是由演员个人完成的,演员根据自己的想法演唱,琴师跟着拉,经过几次摸索,唱法比较成熟之后,再由作曲记谱固定下来。应该说,这种做法还留有不少“路头戏”的痕迹。后来,越剧院先对部分重点剧目“定腔定谱”,其余剧目仍沿用过去的方法,直到上世纪50年代后期,越剧院的演出剧目全面实行“定腔定谱”,首先由作曲勾勒出整个戏音乐、角色唱腔的框架,比如这段唱腔建议用“尺调慢板”,这段用“弦下调”,并且设计全剧的伴奏、幕后合唱等。演员在作曲草拟的音乐框架中,自己思考并设计人物唱腔,然后在琴师的伴奏下试唱,在试唱中,作曲会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比如“这里最好用个高音,强调一下”,“这里是不是加一个装饰性的小腔?”琴师也一起参与意见,通过反复试唱比较,大家决定最好的一个版本,由作曲记谱固定下来。《红楼梦》也是在这样的唱腔设计程序下完成的,我认为,这是一个比较合理的程序,通过作曲、演员和琴师共同合作,既体现了演员的个性风格以及对剧情角色的理解,也吸收了作曲等音乐素养较高的专业人员的意见。书中描写晴雯“眉眼好似林姑娘”,脂批有评“晴有林风”,说的是晴雯有黛玉的风格,这种相似不光是外貌上的,更多是指精神上的。她们都有着率真的性格,忠实于自己的感情,不肯向世俗低头妥协,但身份、环境、经历的差异又造成她们不同的性格。黛玉是世家小姐,饱读诗书,清高孤傲具有诗人气质,情感表达内敛含蓄,她所受的封建教养和她内心向往的自由随性时常发生冲突。而晴雯从小父母双亡,身世悲惨,被卖入贾府后,受到贾母和宝玉的喜爱,养成她单纯直爽的个性,她的情感表达直接外露,处事风格甚至有点泼辣。因此我在设计唱腔时,多选用一些节奏明快的旋律,如四工腔清板等,还吸收了北方剧种中一些轻快活泼的音乐元素,来表现晴雯的爽利干练,念白上语速加快,语气短促,音调上扬,带点俏皮,让人觉得这是一个口齿伶俐、敢爱敢恨、毫无心计的人。最后一场“冤死”是全剧的高潮。这场戏在场景、人物感情上和“焚稿”都比较相似。晴雯和黛玉,同样是在风刀霜剑的逼迫下孤独地死去,她们柔弱的病躯和内心的愤懑抗争形成鲜明对比。在唱腔设计上,都运用了弦下腔,但由于她们的感情和性格不同,具体表现也就不同。宝黛之间是明确的爱情,黛玉对自己的悲剧有着清醒的认识,“傻丫头泄密”后,她以为宝玉辜负了自己,因此“焚稿”中的黛玉是“哀莫大于心死”的万念俱灰。但黛玉的身份、教养,使得她即便是面对情同手足的侍女紫鹃,也不可能做到毫无保留的倾诉。我和作曲、琴师在设计“焚稿”唱腔时,运用了多种板式,突出她孤傲的性格和丰富的感情层次。从起始的弦下腔慢板“我一生,与诗书做了闺中伴,与笔墨结成骨肉亲”,平静而略带伤感的回忆往事,随着感情的转折,有清唱散板“诗稿怎存”转入正调流水“把断肠文章付火焚”,情绪也更为悲愤激烈,最后以清唱慢板“只落得一弯冷月葬诗魂”结束整段唱腔。而晴雯和宝玉之间更多的是友情,她自认和宝玉并无私情暧昧,却以“狐媚惑主”的罪名遭到无情驱逐,这对她来说是莫大的屈辱。因此当她面对唯一可倾诉的人——宝玉时,内心的愤怒与冤屈,犹如一场暴风骤雨直泄而下:“晴雯自问无半点错,无端逐我出园中。都只道,贾府待人多恩宠,我却知,夫人心比虎狼凶,还有那张牙舞爪几个鬼,鼓嘴摇唇八面风;含沙喷血乱加陷,冷箭暗枪不放松,我好比病鸟被逐出笼去,怎禁得又是暴雨又狂风。”我用一气呵成的清板中板接快板来表现这段唱腔,宣泄之后是极度的虚弱,晴雯自知不久于人世,她向宝玉表达诀别之意,曲调转入深沉哀婉的弦下腔:“一堆银镯褪下手,交与二爷永存留。他日睹物思人在,权作晴雯一点情……今朝和你能相见,撒手尘寰目也瞑。”在合唱声中凄然而逝。1942年10月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对传统越剧进了全面的改革,称为“新越剧”。新越剧改变了以往“小歌班”明快、跳跃的主腔“四工腔”,一变为哀婉舒缓的唱腔曲调,即“尺调腔”和“弦下腔”,把越剧唱腔艺术推进到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