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人设计秘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土人设计秘笈

1 博士秘笈 1.1 当你不知道干什么的时候,种树,种树,种树。成片成片地种,成行成排地种,成丛成丛地种。 1.2 当你不知何处下功夫时,请注意边缘。建筑的边缘、林缘、水际、两种景观元素的交界面。 1.3 当你对设计没有感觉的时候,请注意细部,细部。建筑与硬质景观的细部,环境的细部,但细部不等于繁琐。 1.4 简洁,简洁,简洁。 2.1编制与设计原则 2.1.1 区域与国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设计前一定要先编制生态基础设施规划,景(园)区总体规划、城市设计修建性规划根据项目规模与场地特征适情编制生态基础设施规划。 2.1.2 概念性以及房地产项目的规划与设计一定要强调定位、定性、定量研究与产品策划、市场营销、投入产出的联系,应附带一定深度的策划报告。 2.1.3 建设项目规划与景观设计在每次汇报中一定要做成本核算、投资效益分析。 2.1.4 不要做后期维护巨大以及“昙花一现”的设施。 2.1.5 要时刻贯彻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环保理念。 2.1.6 城市风貌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水系规划、城市文物规划应按照生态基础设施规划与开放空间规划深度编制。 2.1.7 提倡设计生产性景观、经济型景观。 2.1.8 做方案不能在电脑上做,一定要手绘定稿后才能上机。 2.1.9 总平面先画景观结构,然后规划道路,最后布置建筑。 2.2 前期踏勘及分析 2.2.1 看现场一定要细致,记录完整,不能出现说不清楚现状的情况。 2.2.2 前期分析应有明确的目的性与导向性,不应盲目的面面俱到。 2.3 建筑设计 2.3.1 建筑设计一定要附建筑总图。 2.3.2 建筑风格宜现代简约,忌仿古、欧式。 2.3.3 形式强调简洁,避免繁琐、复杂、臃肿。 2.3.4 形式上先考虑体块再考虑细部。 2.4 种植设计 2.4.1 种植讲究以活为先、以大为次;以用为先、以观为次;以林为先、以显为次。 2.4.2 注重“四季有景”、不强化“四季常绿”的原则。 2.4.3 人行道上至少应保证两排乔木。 2.4.4 设计时,要避免大面积硬质铺装,多做绿化。 2.4.5 种树也是空间组织,要和场地有关系。 2.4.6 植物配植中应适当考虑增加选用浆果类、核果类、多花类植物,慎用不结实,或种子不能保持亲本性状的观赏植物品种。 2.4.7 植物配植中应尽量保留场地内现状大树。 2.4.8 城市广场等人流集散驻停空间要注重多安排林下空间。 2.4.9 手法上宜成片群植、忌间种搭配。 2.4.10 宜地方性植物,常用水生植物、乡土草、花、乔木等,慎种名贵花木,忌移植大树和种水土不服的异地植物。 2.4.11 摒弃“乔、灌、草”立体结合的陈旧式园林模式,提倡“乔、草”结合的自然风格模式。 2.4.12 城市道路隔离带以及两侧原则不种灌木。北方城市特别应注意,同时不要种塔松和柏树等植物。 2.4.13 小区宜速生乔木、忌讳松柏类植物。 2.4.14 水生与湿生植物配植以对水体净化功能有突出贡献的种植品种为主,如香蒲、芦苇、梭鱼草、千屈菜、芡实、菱等,对观花为主的德国鸢尾、黄菖蒲、睡莲、萍蓬草、荷花等以穿插点缀为宜,尽量不作大面积片植,突出少人工养护和生态净化水体的设计初衷。 2.4.15 常用乔木植物:使用乡土乔木。 2.5 水位设计 2.5.1 对水位的概念要明确,最低水位、最高水位、常水位,不同防洪级别的洪水位等,及它们在以往中存在的时间区域,对自然河道要考虑水位较大的波动性。 2.6 护岸与护坡设计 2.6.1 强调缓坡入水,自然水生植物的生态护岸型式。 2.6.2 生态护坡驳岸做法:(1)松木桩驳岸;(2)石笼驳岸;(3)抛石堆岛驳岸 (4)缓坡入水水生植物护岸的驳岸 2.6.3 石岸宜干砌+植物护岸,慎浆砌; 2.6.4 生态护岸的方式: (1)自然原型护岸:自然原型护岸只采用种植植被保护河岸、保持自然堤岸特性的护岸,主要采用乔灌混交。 (常用方法:主要采用根系发达的固土植物进行护岸,即在水中种植柳树、水杨、白杨以及芦苇、野茭白、菖蒲等具有喜水特性的植物;而在坡面上撒播或铺上草坪,也可种植一些植物如沙棘林、刺槐林、龙须草、常春藤、香根草等。) (2)自然型护岸:自然型护岸不仅种植植被,还采用石材、木材等天然材料,以增强堤岸的抗冲刷能力。如在日常水位线以下采用石笼木桩或干砌石块,其上筑一定坡度的土堤,斜坡上乔灌草相结合,固堤护岸。 (常用方法:大型琥珀软体排——水下部分采用软体排或松散抛石,而水上部分则是在柔性的垫层上种植草本植物,并且垫层上的压重抛石不应妨碍草本植物生长;干砌石块或打木桩——水下部分采用干砌石块或打木桩的方法,并在石块或木桩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隙,以利于水生植物的生长。水上部分可以参考自然原型护岸的做法,铺上草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