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语文版必修2 第7课《李凭箜篌引》 课件(44张).pptVIP

2016-2017学年语文版必修2 第7课《李凭箜篌引》 课件(44张).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对“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一句理解有误的项是( ) A. 两句写乐声,各具特色。“昆山”句是以声写声,着重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芙蓉”句则是以形写声,刻意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 B. “芙蓉泣露香兰笑”构思奇特。带露的芙蓉(荷花)是屡见不鲜的,盛开的兰花也确实给人张口欲笑的印象。因为它们都是作者喜爱的。 C. 用夸张手法“芙蓉泣露”摹写琴声的悲抑。 D. 以“香兰笑”显示琴声的欢快,不仅可以耳闻,而且可以目睹。这种表现方法,真有形神兼备之妙。 C(不能说是夸张) 三、对《李凭箜篌引》主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李贺通过诗歌来赞美李凭的精湛技艺。 B. 这首诗想象丰富,设色瑰丽,艺术感染力很强。 C. 诗歌形象鲜明,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D. 作者直接描述了自己的真实感受。 D(没有直接描述,是侧面烘托) 四、“老鱼跳波瘦蛟舞”一句中的“老”“瘦”是否妥当,试分析。 诗人用“老”和“瘦”这两个似乎干枯的字眼修饰鱼龙,却有着完全相反的艺术效果,使音乐形象更加丰满。老鱼和瘦龙本来羸弱乏力,行动艰难,现在竟然伴随着音乐的旋律腾跃起舞,这种出奇不意的形象描写,使那无形美妙的箜篌声浮雕般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了。 五、诗中有一句起过渡作用,找出来,加以分析。 诗人不用“君王”而用“紫皇”,不但使遣词造句上追求新奇,而且是一种巧妙的过渡手法,承上启下,比较自然的把诗歌的意境由人寰扩大到仙府。 六、最后一句诗采用了什么手法写乐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结末用静物作进一步烘托:成天伐桂、劳累不堪的吴刚倚着挂树,久久地立在那儿,竟忘了睡眠;玉兔蹲伏一旁,任凭深夜的露水不停地洒落在身上,把毛衣浸湿,也不肯离去。这些饱含思想感情的优美形象,寄托着诗人的情思,曲折而又明朗地表达了他对乐曲的感受和评价。这就使外在的物象和内在的情思融为一体,构成可以悦目赏心的艺术境界。 七.试赏析诗人写“吴丝蜀桐张高秋”的独特之处。(4分) 诗的起句开门见山,“吴丝蜀桐”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写物亦即写人,收到一箭双雕的功效。“高秋”一语,除了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还含有“秋高气爽”的意思,与“深秋”、“暮秋”之类相比,更富含蕴。 点拨:此题渗透了“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这一课标理念。 南朝有一则著名的讲经传说:云光法师讲经,感动了上天,天上的鲜花纷纷坠落。李凭弹奏箜篌就有这样美妙的效果,通过李凭的生花妙笔,表现出音乐繁花似锦、万物动容的“天花乱坠”之感。诗人重要是从正面和侧面两个角度来写琴声—— 八、艺术特色探讨 ①正面比喻写琴声: 纤柔甜润如热恋中青年男女的娓娓私语。 高亢昂扬如英勇的战士奔赴杀敌的战场。 轻盈飘逸如蓝天上的白云微风中的柳絮。 热闹喧嚣得像一群鸟儿栖集在一棵树上。 群音中一声独起像一只凤凰在引颈领唱。 愈转愈高的孤凤长鸣就像攀岩已到绝顶。 瞬间的急速下降如同悬崖撒手直落深谷。 ②侧面渲染写感受: 自己空长了两只不懂得音乐的耳朵。 一窍不通竟也被音乐激动得坐立不安。 最后被琴声感动得泪雨滂沱沾湿衣裳。 请简要分析此诗的艺术特色。 (1)主要运用侧面烘托手法,通过描摹音乐效果来衬托音乐本身。 (2)运用化无形为有形的通感手法和夸张手法。 (3)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驰骋自由的想像力,通过瑰丽的神话世界来表现音乐的世界。 九、比较鉴赏 阅读白居易的《琵琶行》和《李凭箜篌引》,比较它们在音乐描写时所用的不同技法,说说它们各自的艺术风格。 让我们回顾《琵琶行》中以声喻声的形象化描写——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银瓶乍破水浆进。 铁骑突出刀枪鸣,四弦一声如裂帛 参考答案: (1)在音乐描写时所用的不同技法: 《李凭箜篌引》主要描写音乐产生的艺术效果,对于音乐旋律本身的起伏跌宕着墨并不多,只有“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两句,为侧面烘托手法。 《琵琶行》主要通过比喻描摹音色的强弱缓急,为直接描写的手法,“江州司马青衫湿”为侧面烘托。 (2)风格迥异: 《李凭箜篌引》纯为描摹音乐,没有诗人的情感寄托,风格凄寒冷艳、浪漫瑰丽。 《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在描摹音乐时也在叙事和抒情,琵琶女弹奏时的情态动作和作者的身世体验都穿插其中,其风格平易感伤。 作业 ??? 1、朗读并背诵《李凭箜篌引》。 ??? 2、预习李煜《虞美人》。 对优美音乐的描写与赞叹—— ???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 声震林木,响遏行云。 ??? 座上美人心尽死,尊前旅客泪难收。 《明湖居听书》(刘鹗): 1、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 2、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