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第3讲 民国前期近代化的转型(1912—1927年)配套作业.docVIP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第3讲 民国前期近代化的转型(1912—1927年)配套作业.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第3讲 民国前期近代化的转型(1912—1927年)配套作业

第3讲 民国前期近代化的转型(1912—1927年)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2014·韶关二模)“实际权利掌握在官僚和军阀手中,他们几乎一直无视名义上在北京统治这个国家的民国政府。”材料主要描述的是(  ) A.辛亥革命后民国有名无实 B.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果实 C.官僚和军阀支持清朝复辟 D.蒋介石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材料主要反映了民国政府时期,中央政府无权,权力的实际掌控者是地方官僚和军阀,故A项正确。 答案:A 2.(2014·揭阳二模)有学者认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阶段性发展特点是:风气初开;天下移风;飙转豹变。“飙转豹变”(快速发展)这一特点属于(  ) A.清朝末年 B.洋务早期 C.民国初年 D.民国后期 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能力。“飙转豹变”是指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一战期间或者民国初年,故C项正确。 答案:C 3.(2014·济宁模拟)1918年,胡适在文章中指出:“我们所提倡的文学革命,只是要替中国创造一种国语的文学。……国语没有文学,便没有生命,便没有价值,便不能成立。”由此可见,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  ) A.根本目的在于彰显文学的价值 B.被赋予了民族主义的使命 C.把斗争矛头直指外国文化侵略 D.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解析:结合材料信息以及所学知识可知,胡适为当时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新文化运动的主要目的是进行思想启蒙,以挽救民族危亡,故A项错误,B项正确;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把斗争矛头直指中国传统的文言文,提倡白话文,故C、D两项错误。 答案:B 4.(2014·安徽文综)1912年4月22日《申报》刊载《西装叹》:“更有西装新少年,短衣窄袖娇自怜。足踏黄革履,鼻架金丝边。自诩开通世莫敌,爱皮西地口头禅。醉心争购舶来品,金钱浪掷轻利权。”这表明(  ) A.国人对西方文化认识过于肤浅 B.着西装已成为当时普遍现象 C.西方生活方式已成为都市主流 D.大众传媒理性看待社会时尚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题中对于人们穿着西装只是进行了描述,并没有盲目排外或者批评,从而体现了理性看待社会时尚,故D项正确。 答案:D 5.(2014·龙岩质检)1919年,胡适在《新思潮的意义》中说:“孔教不能适应时势需要,现在大多数明白事理的人已打破了孔教的迷梦。”这一观点认为新思潮(  ) 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C.充分肯定了古代道德的价值 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解析:从“孔教不能适应时势需要”可知,作者对儒家思想持否定态度,相应的对现代文化持肯定态度,故A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新思潮的内容,故B项错误;C项同材料意思相反,故错误;从材料信息来看,新思潮对旧思潮并无继承的意向,故D项错误。 答案:A 6.(2014·揭阳一模)翻开某一时期的报纸,你会发现当时所有西洋的东西都被冠以“文明”两个字。手杖是文明棍,西式礼帽是文明帽,自行车是文明车,连火柴都是文明火。话剧是文明戏,京剧则叫旧戏。“某一时期”应是(  ) A.洋务运动时期 B.新文化运动时期 C.新中国成立初期 D.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时期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从题干可以看出,对待西方文明持绝对肯定态度,对待传统文化则持绝对否定态度,这与新文化运动全盘西化一致,故B项正确。 答案:B 7.(2014·德州联考)下图是某时期农民协会的入会须知,据此判断,此组织有利于(  ) 入会须知 服从农协命令,遵守农协纪律……万众一心向前, 打倒贪污豪吏、帝国主义军阀……工农联合奋斗,敌人 完全消灭。 A.国民革命的发展 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D.人民解放战争的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从材料“万众一心向前,打倒贪污豪吏、帝国主义军阀……工农联合奋斗,敌人完全消灭”可以看出斗争对象是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而这正是国民运动斗争的对象,故A项正确。 答案:A 8.(2014·广州二模)下表是《新青年》在不同时段相关文章中“革命”一词出现的频度。其中1923—1926年的频度高于前两段时期,其原因是(  ) 起止时间 1915—1918 1919—1922 1923—1926 文章篇数 770 631 128 “革命” 0.78% 2.45% 25.14% A.毛泽东思想的广泛传播 B.十月革命的影响 C.国共合作出师北伐的推动 D.土地革命的开展 解析:本题考查图表分析能力。1926年正是国民大革命时期,打到列强除军阀的大革命成为人们的共识,故C项正确。 答案:C 9.(2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