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互联网+”时代文学理论教学的困境及其对策.doc
“互联网+”时代文学理论教学的困境及其对策
[摘 要]互联网+时代的文学理论教学面临困境,原因是既有教材知识体系和理论话语的陈旧难以应对新的文学实践的发展,加之新媒体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大学生文学阅读储备的持续下降和理性思维能力的薄弱。相应对策是教师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以适应新形势下文学理论教学的发展需要。
[关键词]互联网+;文学理论教学;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I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10 ― 0167 ― 02
文学理论作为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其重要性当然不言而喻。但由于文学理论本身的艰深晦涩,它又成了学生们闻之色变的一门课程,特别是对于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大学生而言。
互联网+时代文学理论教学面临诸多困境,其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理论的滞后性与新的文学实践层出不穷之间的矛盾和脱节。现在大部分高校特别是地方性师范院校采用的教材远远滞后于文学理论研究的发展,教材内容老化,理论话语陈旧,与新的文学实践严重脱节。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众文化的兴起,新世纪以来电子媒介发达之后新的文学文化现象的涌现溢出了原有文学理论的阐释范围,旧文学理论体系阐释的有效性危机愈加凸显。套用歌德在《浮士德》里的话,即“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是长青的。”互联网+时代文学发展的复杂性远远超出了当下理论的阐释范围,这些新鲜文学文化现象无法在现有的文学理论教材中得到合理、完满的解释,导致学生对既有文学理论阐释的有效性产生狐疑。
其次是文学理论的抽象品格本身与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有阅读素养及理论素养不足之间的矛盾。文学理论作为对文学的一般的普遍性规律的高度概括和总结,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其抽象性的品格。在影视媒介特别是互联网的冲击下,传统印刷文学已呈没落之态,这是个新媒体统治的新世界。对文学作品特别是对经典作品的阅读是进行文学理论学习的前提和基础,但当今影视和网络等新媒体极大的改变了新一代大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读图时代视觉文化的影响,网文的出现,导致浅阅读盛行,大部分学生沉溺于心灵鸡汤而惰于对理论知识的深度思索。特别是电子媒介时代信息的泛滥化的同时带来了知识的碎片化,更导致了他们文学阅读体验的匮乏和审美能力的缺失。由于高中功利性的应试教育,大学新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量小得惊人,文学素养和理论素养都普遍储备不足。网络时代快餐文化哺育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学生可能会喜欢穿越、架空等网络小说及其改编的影视作品等,但对传统经典却根本无视,缺乏必要的耐心去阅读。电子媒介轰炸下的这一代学生,对经典文本的阅读尤其少得可怜。网络文学的异军突起,却导致了阅读率的持续下降。对理论的掌握和领悟都必须建立在具体真切的文本体验、文本感受基础上的,否则只能是空中楼阁,这就构成了深刻的矛盾。
再则,部分教师现有的教学理念与学生的当下实际之间也发生了脱节。传统的教学方式只强调对知识的传授乃至灌输,而这已经不能适应互联网+时代依靠新媒体虚拟经验成长起来的大学生的感知方式和审美取向。互联网+时代,学生接受信息的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多了,他们不仅可以从课堂上获得信息,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网上公开课,慕课,微课堂也层出不穷,这对传统课堂教学势必形成极大冲击。
应对互联网+时代文学理论教学的困境,本文试图提出几点相应的对策:
首先要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对教材进行创造性把握。任何一本教材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因此作为教学主体的老师不能盲从,迷信,因为哪怕是学术权威编撰的教材也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知识纰漏和不足。对教材的把握不能停留在照本宣科的层次,而应该以反思和批判性的思维去审视教材的具体知识乃至知识的体系结构。不单要让学生知道教材上讲了什么内容,更要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内容是否讲得科学合理,逻辑是否自洽。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的老师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而不是人云亦云,仅仅满足于复述教材的观点。教师应尽可能参照各家之长,同时把学术研究中的一些的新成果、新见解适时引入课堂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比如有的教材在阐述文学的原始发生时,仍喜欢引用鲁迅受普列汉诺夫影响提出的“杭育杭育派”的观点来论证“劳动说”的合理性,但其实文学的起源既有社会动因,也有心理动因,还有文学原型方面的成因。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就找出了鲁迅著作中能论证其他几种学术观点的例子,以免使得学生以偏概全,被一叶障目。比如鲁迅还说过 “劳动虽说是发生文艺的一个源头,但也有条件:就是要不过度。劳逸均适,或者小觉劳苦,才能发生种种的诗歌,略有余暇,就讲小说。假使劳动太多,休息时少,没有恢复疲劳的余裕,则眠食尚且不暇,更不必提什么文艺了……至于小说,我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The Influence of the West in American Civil War.doc
- The negative transfer of native culture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doc
- The Net Result.doc
- The Operabl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English Movie Titles.doc
- The Road From Talk to Action.doc
- The Study about Setting Patterns of Peasants without Land.doc
- The Virtues of Simplicity.doc
- The Way Out For the EU.doc
- The Yuan Under the Spotlight.doc
- THIS WEEKPEOPLE & POINTS.doc
最近下载
- 厦门市粮油质量监测和军粮供应中心简化程序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docx VIP
- 2025福建厦门市粮油质量监测和军粮供应中心简化程序招聘3人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docx VIP
- 厦门市粮油质量监测和军粮供应中心招聘笔试真题2024.docx VIP
-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案例.docx VIP
- 《电工电子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docx VIP
- 社团课程《气鼓鼓的河豚》小学延时服务课件.pptx VIP
- 2024年蚌埠市临港建设投资集团及所属公司招聘27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机电安装质量标准化图册(中建三局).pptx VIP
- 消防投标文件.pdf VIP
- 大唐圣教序分析.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