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七单元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5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有人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比作一辆巨大的卡车,这辆卡车的驾驶员用一只脚使劲往下踩加速器,同时用另一只脚踩刹车。1970年萨哈罗夫(苏联氢弹之父)提出“更聪明的利用这一刹车的时刻已经到来”依据是
A.赫鲁晓夫改革 B.科技革命推广 C.勃列日涅夫改革 D.民主政治发展
“赫鲁晓夫是一个勇于否定过去而又不能彻底摒弃历史遗产的人物”,李鸿章曾自嘲为“大清朝这座破屋的裱糊匠”。这表明赫鲁晓夫改革与中国洋务运动共同的失败原因是
A.没有彻底改变旧体制 B.国家面临灭亡的危机
C.缺乏勇于变革的精神 D.改革没有任何的效果
粮食年平均产量 肉类年平均产量 奶类年平均产量 1951-1955 3850万吨 570万吨 3790万吨 1961-1965 1.303亿吨 930万吨 6470万吨 年平均增长率 50% 60% 70% A.当时斯大林模式尚有一定的活力 B.苏联的农业生产发展相对滞后
C.赫鲁晓夫的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D.工业化的实现推动了农业发展
4、《历史上的苏联》一文写道:“沿着斯大林设计的道路就是一条通向崩溃的路,其多任领导人试图扭转前进方向,但皆未成功。”关于苏联领导人努力扭转方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赫鲁晓夫冲击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B.勃列日涅夫仍坚持发展重工业的政策
C.戈尔巴乔夫违背了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D.上述三人的经济改革成功,政治改革失败
2013年3月30日,82岁的戈尔巴乔夫在《人类改变历史还是历史改变人类》讲座中,认为把苏联解体归罪于他个人是不负责任的,而《俄共反思苏联解体》一文则认为“苏联解体源自戈尔巴乔夫的背叛与变节”。对以上两种观点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前者有道理——斯大林体制弊端长期存在是根源
B.后者有道理——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原则
C.二者皆有片面性——苏联解体是多种因素影响下的产物
D.两者皆错误——西方的和平演变,苏共党内反动势力破坏才是主因
2012年7月2日俄罗斯舆论研究中心公布的国家领导人的民心指数:“普京61%、梅德韦杰夫54%、勃列日涅夫39%、斯大林28%……”其中斯大林民心指数排前几位的因素不包括
A.使苏联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B.农业集体化解决了人民温饱问题
C.政局稳定,国力提高D.领导苏联赢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2012年6月29日《从民心指数高扬到苏联政权垮台》指出:“新经济政策采取了顺乎民意、尊重客观规律的措施,仅五年时间工农业生产分别增产2倍、1倍以上。”以下不能体现此政策顺乎民意的是
A.实行粮食税取代余粮征集制B.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工业建设
C.实行按劳取酬的分配制度D.实行五年计划方式规划发展方向
俄国历(20世纪)80年代初苏联社会
A.“冷战”影响了苏联社会的稳定 B.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陷入严重危机
C.苏联在20世纪80年代初已名存实亡 D.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未取得任何成果
9、美国学者保罗·肯尼迪在《大国兴衰》一书中指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无论苏联领导人在改革方面唱的调子多高他们也不想按照邓小平先生的做法进行大规
A.勃列日涅夫农业改革遭到失败苏联和中国改革的根本性质不同
戈尔巴乔夫改革并未突破旧的农业体制苏联继续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美]格·阿·阿尔巴托夫在《苏联政治内幕:知情者的见证》一书中指出“赫鲁晓夫揭露的、批判的并力图战而胜之的是斯大林,而不是斯大林主义。也许,他真诚地相信,整个问题也就是这样,只要揭露斯大林,他就解决了使社会从过去的极权主义桎梏中解放出来的全部问题。”作者通过这段材料意在说明赫鲁晓夫改革
A.存在就人论事的局限性 B.实际未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C.着力于批判个人崇拜 D.不能正确评价前人的功过得失
有人指出:“赫鲁晓夫不受教条束缚,在这个意义上他是个务实主义者;但奇怪的是,他是个不切实际的务实主义者……往往只凭心血来潮而不是深思熟虑。”最能够证明这种观点的事例是
A.鼓励农民发展副业B.扩大国营企业经营自主权
C.开展种植玉米运动D.部分承认企业的物质利益
)
A.当时苏联的经济政策不利于农业发展
B.苏联农村集体化过程存在失误
C.农民大量涌入城市,导致农村劳动力缺乏
D.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落后
二、非选择题:(本題共1小题,共计40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下表是苏俄(联)19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2016学年岳麓版必修三 第22课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 课件(36张).ppt
- 2015-2016学年岳麓版必修三第20课 西学东渐 教案.doc
- 2015-2016学年岳麓版必修三第22课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课件(43张).ppt
- 2015-2016学年岳麓版必修三:第19课 电影与电视 作业.doc
- 2015-2016学年岳麓版必修三:第20课 西学东渐 作业.doc
- 2015-2016学年岳麓版必修三:第21课 新文化运动 作业.doc
- 2015-2016学年岳麓版必修二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 学案.doc
- 2015-2016学年岳麓版必修二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 教案.doc
- 2015-2016学年岳麓版必修二 第21课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作业.doc
- 2015-2016学年岳麓版必修二 第21课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学案.doc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二:第六单元 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作业.doc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9课 阿房宫赋 教案.doc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9课 阿房宫赋 教案4.doc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9课 阿房宫赋 教案5.doc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9课 阿房宫赋 教案6.doc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9课 阿房宫赋 教案7.doc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20课 六国论 教案.doc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20课 六国论 教案2.doc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20课 六国论 教案3.doc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20课 六国论 教案5.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