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老龄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一个文献综述.pdf
·区域经济与产业经济· 第 24卷第 4期 2014年 7月Vol.24 No.4 Jul. 2014
DOI:10.3969 / j.issn.1674?8131.2014.04.11
我国老龄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一个文献综述
?
董 昕1,刘 强2,周婧玥1
(1.重庆工商大学 融智学院 金融系,重庆 400033;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武汉 430073)
摘 要: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相比于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我国关于老龄产
业的学术研究起步晚,成果较少,且微观分析和定量分析不足;应强化关联性研究,细化和深化分环节研究,
注重定量研究以及研究的应用性和可操作性。 在全面回顾我国老龄产业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从市场规模、
市场结构、区域市场差异等角度总结我国老龄产业的发展现状和特点、制约因素、发展对策以及发达国家的
先进经验,以期为我国老龄产业的理论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老龄产业;老年市场;老龄事业;老年人口群体;老年人需求;养老产业;老年社会
保障
中图分类号:F264.9;F01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131(2014)04?0078?09
一、引言
2013年我国 60 周岁以上人口超过 2 亿人(占
总人口的 14.9%),65 周岁及以上人口超 1.3 亿人
(占总人口的 9.7%),按照统计意义上的老龄社会
定义,我国已迈入深度老龄化社会阶段。 老龄社会
是消费拉动型(老年人口购买力)和科技推动型(劳
动人口生产力)社会,随着老龄人口消费需求的不
断扩大,老龄产业将成为未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杨燕绥 等,2014)。 因此,培育壮大老龄产业这一
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于 “扩内需、促就业、稳增长、转
方式、调结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充分发
挥市场在老龄人口所需资源和服务配置中的基础
作用,培育老龄产业市场供需链条,解决老龄化现
象带来的日益严峻的社会问题,也是中央启动新一
轮改革的题中之义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所
在。 老龄产业潜在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以及学术价
值的叠加效应越来越得到学术界、政府决策部门、
企业界以及老年群体的极大关注,成为我国经济社
会改革发展的热点问题。
我国学术界对老龄产业的认识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是伴随着老年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而逐步开
87
? 收稿日期:2014?03?19;修回日期:2014?05?11
基金项目:重庆市社科规划研究项目青年项目(2012QNJJ017);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 2011年度科研团队(030101)
作者简介:董昕(1982— ),女,黑龙江哈尔滨人;讲师,硕士,在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任教,主要从事金融理论、产业
金融、产业政策研究;Tel:15123939399,E?mail:dongxin_12345@ 163.com。
刘强(1980— ),男,山东潍坊人;博士研究生,现就读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区域经济学专业,主要从事人口、
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Tel:13658335853,E?mail:liuqiang318@ 163.com。
周婧玥(1983— ),女,重庆人;讲师,硕士,在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任教,主要从事产业金融研究;Tel:
15922912451,E?mail:maggie zhou@ hotmail.com。
始的,最初的研究集中在人口老龄化的现象和老年
群体的消费市场上。 张纯元(1994)所著的《中国人
口老化与未来市场》应该算是较早对老年市场的消
费需求进行研究的学术专著,认为中国人口的急剧
老化扩大了老年消费市场的规模,老年消费需求将
持续增长。 赵宝华(1999)基于我国老年消费市场
发展现状及趋势,认为应尽快制定和完善扶持老龄
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并由市场消费需求引导生产
供给。 张京城(1999)认为,日益增加的老年人口将
会给社会需求带来极大的刺激,推动老龄产业的快
速发展;老龄产业的快速发展为社会提供了相对充
足的就业岗位,也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
级,并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和财政压力,
将是中国进人 21世纪后又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进入 21 世纪,我国关于老龄产业的研究进入
“发展阶段”(陆杰华,2000,2002),但有关研究文献
从数量上来看还是比较匮乏。 对“中国知网”数字
文献的检索结果表明,2000—2014 年我国以“老龄
产业”作为关键词的研究文献单年最多不足 200
篇,而以其为篇名的单年最多不足 50 篇,且近半数
为报纸媒体报道资料。 其中,陆杰华(2002)和艾慧
(2007)两位学者分别对我国老龄产业的研究进行
过综述:陆杰华将我国老龄产业研究分为起步阶段
(1997年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