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视角下的口头传统.pdf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俗学视角下的口头传统.pdf

第 25卷第 3期 2003年 5月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VoL.25 No.3 MAY.2003 ■朝戈金/著 民俗 学视 角下 的 口头传 统 囵 [作者简介] 朝 戈金 ,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研 究员,民俗学博 士 。北 京 ,邮 编 :100732。 [摘 要] 对民俗 学而言,民众长期积 累的知识 ,是理解 口头表述的前提 ;口 述者的记忆,现场的心态、听众的反应,都影响到 口述本身。所以,民俗 学讲究“深 入访谈”,讲 究对研究对 象内部知识的了解,从而描摹民俗事 象背后的传统。 [关键词] 民俗 学;口头表述 ;民众知识 ;传统 [中圈分类号] C912.4:K05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 号] 1002— 3887(2003)03—0010—02 Oral Tradition in the Light of Folklore Studies ZHA0 Ge-jin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Beijing 100732,China) Abstract:As for folklore studies,knowledge gathered from ordinary peo— pie is the precondition for understanding oral expression. Narrator S memory, attitude and audiencesresponse all affect oral tradition.Folklore studies require deep interviews to get inside knowledge of research objects,and then to be able to describe folklore phenomena. Key W ords:folklore studies;oral expression;folk knowledge;tradition 里 ,我 们 大 家 从 不 同 的 角 度 谈 论 民 间 口述 。 民 间 口述 的 材 料 包 罗 万 象 ,史 学 家 从 中 发 现 了 历 史 的 表 述 和 再 造 ;民 俗 学 家 和 人 类 学 家 发 现 了 民 间社 会 的 结 构 和 功 能 ;民 间 文 艺 学 家 从 中 发 现 了 口头诗 学 法 则 ;古 典 学 家 发 现 了 早 期 经 典 的 文 化 属 性 ? ? 总 之 ,大 家 都 惊 喜 地 发 现 了 原 本 没 有 意 识 到 的新 的 学 术 切 人 点 ,发 现 了 解 决 学 术 疑 难 的 新 的 钥 匙 。 那 么 ,我 就 先 从 民 俗 学 的 观 点 出发 ,谈 谈 口头 传 统 (oral tradition)在我 们 的 眼 中 是个 什 么 样 子 。 我 们 都 承 认 ,口头 的 信 息 交 流 技 术 历 史 极 为 悠 久 ,而 且 至 今 不 衰 。 对 于 我 们 这 个 星 球 上 人 类 这 个 物 种 的 绝 大 多数 而 言 ,他 们 每 天 究 竟 是 说 和 听 的 多 GxM【YxB 7 0 呢 ,还 是 写 和 读 得 多 呢 ? 答 案 不 言 而 喻 。 进 一 步 讲 , 口头 传 统 研 究 ,是 信 息 技 术 的 研 究 ,是 知 识 哲 学 的 研 究 ,不 是 某 些 学 科 的具 体 的 方 法 论 问 题 。 不 过 ,一 些 学 科 ,例 如 历 史 学 这 种 传 统 悠 久 的 、高 度 依 赖 文 献 的 学 科 ,愿 意 从 方 法论 的角 度 谈 论 它 ,也 是 为 深 入 探 讨 问 题 ,搭 建 了 一 个 平 台 。 那 些 个 与 他 文 化 、民 间 、无 文 字 社 会 和 文 盲 等 等 联 系 紧 密 的 学 科 ,当 然 没 有 道 理 不 欢 迎 的 。 虽 然 历 史 学 一 向 轻 视 口述 ,看 重 文 字 记 载 ,但 口 头 传 统 在 人 类 历 史 上 长 期 占据 着 重 要 地 位 。有 人 推 测 ,人 类 最 迟 到 大 约 旧石 器 时 代 中 期 时 ,发 声 器 官 已 经 进 化 得 比 较 完 善 (请 注 意 ,这 个 说 法 没 有 直 接 的 “凭 证 ”,尤 其 没 有 “白 纸 黑 字 ”的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