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年级上古诗词复习 预习及课堂设计
一、自读本册古诗词,并自背一遍。
二、完成下列题目
1.今夜月明人尽望,?(王建《十五夜望月》),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子曰:“默而识之, ,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
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但愿人长久,清风半夜鸣蝉。晴空一鹤排云上,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是: , 。 同学之间真挚友谊的建立与发展,离不开理解与尊重。因此,当遇到误解和误会时,采取“ ”的态度才是我们最明智的选择。(用《论语》中的句子回答。)
, ”表达出了高远爽朗的意境,毫无悲秋之意。
19.毕业了,你和好友将天各一方。这时,你会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 , 祝福好友
20.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托月送友”的诗句是: , 。
21.苏轼《浣溪沙》词中由写景转入抒怀,表达作者热爱生活、积极乐观人生态度的句子是 ? !
22.《论语》十则中慨叹时光飞逝的句子是 。
23.如果人人都能为他人着想,做到“ , ”,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愿望就能早日实现。(用《〈论语〉十则》中的词语填空)
五、熟读下列诗词鉴赏材料,并圈点出你认为重要的地方:
一、诗歌鉴赏导学:
综观古代诗歌赏析试题,有两个特点非常明显:
1、试题切入角度小,但以对全诗的理解为前提。命题时往往是选择诗句中的一两个关键意象切入,从形象、语言、技巧或思想内容的角度进行鉴赏,容易触发联想。
2、所选诗歌文字浅易,涉及的是人之常情,如故园情、山水自然情、别离情、爱国情、友情、与贬谪相关的多种情感等。
就古诗赏析题而言,大体可归纳出五种问答模式:
1、分析诗歌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式: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应答分析: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
1、描绘画面。景物要全,忠于原诗,用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诗意。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表述,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恰切地吻合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一般可表述为: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等等,但切忌空洞。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哀伤的情怀”是不够的,还应答出为什么而“哀伤”。
答题示例: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三年饥走荒山道”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之时。)
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后暂时定居草堂的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2、分析表现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式: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或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应答分析: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抒情手法有直接抒情(或说“直抒胸臆”“即事抒怀”)和间接抒情两种。
直接抒情,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寓情于景,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托物言志,一般是咏物诗,如《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托物寓理,一般是哲理诗,如《观书有感》(其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描写手法主要有: (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反衬又有动静衬,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声寂衬,如“日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乐景衬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等。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