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讲稿.ppt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专题 --修辞手法 比喻、夸张、比拟(拟人,拟物)、对偶 排比、反复、借代、反问、设问、互文、 双关、顶真、通感…… 分析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樯橹灰飞烟灭。 对比 对比,借代 设问,比喻 夸张 拟人 拟人 比喻 牛刀小试 双关 互文 借代 1.(2008年广东)(1)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 2.(2009年重庆)(1)“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分) 3.(2010年浙江)(2)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3分) 4.(2011福建)(2)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3分) 给出“修辞手法”字眼 VS 不给出“修辞手法”字眼 (2008年广东)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木芙蓉(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窗前木芙蓉(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①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1)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 【参考答案】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冒寒开花的自然属性,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目的:学会如何辨认修辞手法。可通过分析意象或描写对象的特征来辨认。) (2006年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三江小渡 杨万里 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注】将:行,流过。 诗人采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全诗围绕“交情”展开描写,诗人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2分)将“山溪渡”比作“交情” 、将“水上风波”比作“人生波折”,赋予 “山溪渡”、“风波”象征意义,(2分)从而形象地表达了友情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2分) (目的:1.学会辨认修辞手法。可通过寻找标志来辨认。2.学会将理论知识结合诗歌内容来分析修辞手法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 ☆答题三步骤 ①?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②?结合诗句阐释如何运用了这种手法。(分析) ③?此手法有什么突出的效果和好处,表达 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作用,主旨)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2011浙江卷)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问题: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答案:拟人修辞手法。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 悯农(李绅)(2009广东)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陶者(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问题:两首诗在表达技巧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试分析。 二者都运用了对比手法。前者通过“四海无闲田”反映农民拼命劳动,全国已没有荒废不耕种的土地了,农民种得广,收得多,这种现象与“农夫犹饿死”的现实对比,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封建剥削制度的不满。 后者通过陶者和富家的强烈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极端不合理,表达了诗人对劳苦人民的深切同情。 课后巩固 1.(2008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正宫〕塞鸿秋 浔阳即景 周德清1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2。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1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2淀:即蓝靛,蓝色染料。 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 (1)①比喻,如将长江比作白练,将江帆比作疾箭,将下泄的山泉比作闪电,将天上一字排开的飞鸿比作一条线等。②对偶,一、二两句对偶,三、四两句对偶,五、六两句对偶等③比拟,如说新月 “学”扇。 2.(2008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吴西逸 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燕。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