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师如何写好教育叙事
巴彦县兴隆二中
秦世权
一、怎样写教育叙事
1、教育叙事的概述
①、叙事研究的范围很广(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文艺理论中的“叙事学”。“叙”为叙述,“事”为故事,教育叙事就是讲教育教学中的真实故事。
②、《中小学管理》2003年第9期邱瑜是这样说的:“教育叙事研究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怎么做,它只是给读者讲一个或多个教育故事,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怎么做。也有人这样描述,教育叙事研究,就是通过教育主体的故事叙说来描绘教育行为、进行意义建构并使教育活动获得解释性的意义理解。
③、概括的说,教育叙事就是一个客观的过程、真实的体验、主观的阐释,是发现和揭示,通过叙事报告反映出作者自己对研究对象的认识,更重要的是要自己对教学的反思。
④、教育叙事是“故事加议论” 的一种文体,是教师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的一种形式。其意义在于把教育理念引入到教育教学经验中,通过反思教育教学行为,探索教育规律,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发展。
2、教育叙事的特点:
①、因为是讲故事,故事是文艺作品中用来体现主题的情节,需要连贯性,既有悬念又有语言修饰,富有吸引力,能感染人,所以它必须具备文学作品的特点:人物、情节、环境、修辞。——可读性强。
例:
看到小浩,我就有一种感觉。他正在变,变的温顺。尽管他的作业仍然不写,也仍然爱打架,但是已经失去那种无所顾忌的气势。
我看过刘良华老师写的《把野猪变成家猪》,的确学校正如洛克说的:心灵的屠宰场。学生的心灵煎熬是看不见的。
小浩每次从办公室跑到教室,只需用几秒种。他的爸爸把他放在学校就觉得万事大吉了。因为他自己也知道自己是个死虾子,拿这个儿子是没有办法的。一位家长知道孩子成绩不好,他就会拒绝到学校来。因为与其是批评孩子,不如是在批评他。
浩子其实是位个性很强的孩子。他曾用扫把把一个学生的眼睛差点弄成熊猫。那次被狠狠地教训了一顿。那一次,他也知道老师专政的概念。
我们之间还有件很尴尬的事。有次批作业,我看见了一本写的一踏糊涂的作业。我立即把小浩叫了上来,猛批一顿;浩子乖乖走了。订正之后,我发现他还是写错了,这是我更是气焰嚣张,脾气更大。他只要又灰溜溜地跑走。
“老师,这不是我的本子!”浩子突然叫起来。
“啊.............”我哑口无言。
“那是谁的?”我恼羞成怒。
“我的........”小罗站了起来。
这时我才明白由于我的失误和偏见,浩子被无辜的批了。教师里安静的出奇,但每一个人的内心都在翻江蹈海!
我终于明白我们的孩子为何成不了王小波笔下的那只“独立独行的猪”
②、它以教师的真实生活为基础,他是教师本人亲身经历亲身感受的真人真事,不能虚构。——必须真实。
③、它是教育经验存在的意义,是教师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是教师通过自己得人生经历来表达自己的教育理想和教育信念。通过自己的教育故事来说明自己的心路历程,诠释自己的业绩成果及自己对教育的感受。——感悟深刻。
例:
上学期发生的一件事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是在一节普通话课上,我正在书写板书。忽然,教室里传出一声刺耳的口哨声。是从后边传来的,我生气地问:“是谁呀?”几位同学们大声地说:“某某。”一听到是他,不由想到平时他在上课时爱讲话,经常做一些不遵守纪律的事。我不由怒上心头,大声喊:“你给我站起来!”“不是我吹的。”他小声地说。居然还敢狡辩,我真是恼怒到了极点,于是我越说越气:“难道我冤枉你,除了你谁还能做出这样的事来!” 他不再说话,于是,我继续上课。
下课后,班内的另外一个同学跑来告诉我:“老师,我有话跟您说,对不起,刚才那声口哨是我吹的,我怕您说不敢承认。” “那他们怎么都说是他?”“他们跟着我说的,对不起。”
原来是这样的,我伤了一个孩子的自尊心了,怎么办? 怎么挽回这难以挽回的教育失误?当时我想,没有别的办法,自尊心只有用自尊心来换回,我决定用自己的尊严换回学生的尊严。在下一堂课上,我走到他身边,当着学生的面,真诚地对他说:“我武断地说口哨是你吹的更是极端错误的。我向你诚恳道歉。不过,我下决心改正错误,争取做一个知错就改的人。希望同学们随时监督我!”
他非常感动,并且也向我承认了他平时的错误。我说:“我们来个比赛吧,看谁先改正自己的错误。” 从那以后到现在,在我的课堂上他再也没有随意讲话,成绩也有了明显的进步。特别令我高兴的是,他们对我比过去更亲近了,愿意向我敞开心扉了。
现在分析这件事,似乎也可以说我有“教育机智”——我的确抓住了某些教育机会,巧妙地把坏事变成了好事。但我得实话实说,这种“机智”决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