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2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7 古代诗歌鉴赏 第2节 考点4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docVIP

2018届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2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7 古代诗歌鉴赏 第2节 考点4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届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2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7 古代诗歌鉴赏 第2节 考点4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doc

考点4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 角度1__表达方式 明常识1.常见描写技巧(1)动静结合诗歌中的景物描写【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析】 由高到低动静结合诗句所描写的景致很好地体现了作者对山中景物流连忘返的心情。(2)正面描写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例】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白居易《杨柳枝词》)【析】 描写了春天杨柳的娇美形态。(3)侧面描写【例】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五)》]【析】 第二句侧面描写战况一写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二写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显出来。(4)白描白描就是用最朴素、最简练的笔墨不事雕饰不加烘托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件与景物的情态画面。【例】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析】 全用白描不加任何渲染烘托通过纯客观的景物组成有主观色彩的意境。(5)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多着重刻画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等细节从而使人物形象丰满、鲜明、生动。【例】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约客》)【析】 最后一句是细节描写。诗人等着朋友如约前来已经过了夜半了。百无聊赖之际便自娱自乐2.常见抒情方式(1)直接抒情诗人在诗歌中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坦露襟怀不加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或愁绪的一种文章笔法。又叫直抒胸臆。【例】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析】 直截了当地抒发了诗人甘愿为天下2)间接抒情诗人借写景或史实来间接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借景抒情【例】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析】 借碧蓝的天空和茫茫的江水抒发了对友人绵绵不尽的情谊。寓情于景、融情于景【例】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析】 写景中融入了诗【例】 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析】 托物言志借蝉声远传不需要凭借某种外物自能声名远播的特点表达出作者高尚的品格和自信的人生态度。借典抒情【例】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析】 通过赞颂楚霸王项羽的英雄气概谴责了宋王朝仓皇南逃、不思北上的行为。定考向常见的设问方式1.某诗句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2.某诗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请加以赏析。3.从“情”与“景”的角度赏析本诗(词)是怎样表达作者情感的。4.诗(词)中的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试作简要分析。熟技巧1.鉴赏方法(1)抓诗词中有无情语准确判断抒情手法。如诗中有呼告的句子有表现人物心情的句子则为直抒胸2)从写景句本身的特点看采用的手法。首先分析写景句本身的特点着重从声音、色彩、动作、角度等方面入手。其次要辨析写景句所描写的对象之间的关系。最后要辨析写景句与全篇的意境、氛围和人物思想情感的关联。(3)把握情与景的关系要辨析眼前景与内心情的色彩是否一致要判断景语与情语在诗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在情与景中情占首位。2.答题步骤步骤一:明方式指出诗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送韩汝度还关中[明]何景明华岳云台万里情高秋落日眺秦城。黄河一线通沧海身在仙人掌上行。【注】 ①韩汝度:作者友人。正德九年因上疏指斥时政被夺官还乡。关中:古代指陕西一带也是韩汝度的家乡所在。华岳:即华山古称西岳北瞰黄河南临秦岭。云台:即云台峰华山北峰。末句“仙人掌”在华山朝阳峰。作为一首送别诗本诗是怎样抒情的?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尝试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懂诗歌】汝度回到家乡【解题思维】第一步:审准题干。题干指明这是一首“送别诗”怎样抒情的”“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是两问考查的是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表达方式。第二步:抓关键诗句分析作者情感。“眺秦城”写出两人虽天各一方但“万里情”仍在表达出作者的惜别之情。诗人借助想象写韩汝度回去后登华山、赏黄河的情景其实是第三步:先指出抒情方法再具体分析表达的情感。【答案】 ①直抒胸臆:汝度回到家乡虽然远隔万里但两人感情相连表达了依依惜别之情。②间接抒情:诗人想象汝度归去后登上华山远眺秦城俯瞰黄河的快意舒畅表达了对友人罢官还乡的劝慰之情。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塞上听吹笛高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注]风吹一夜满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smf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