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TD-LTE技术基本原理-院-李新分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TD-LTE技术基本原理 研究院 无线所 2010年12月 TD-LTE关键技术 1 TD-LTE帧结构及物理信道 2 主要内容 TD-LTE物理层过程 3 OFDM MIMO OFDM发展历史 OFDM概述 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多载波调制的一种。将一个宽频信道分成若干正交子信道,将高速数据信号转换成并行的低速子数据流,调制到每个子信道上进行传输。 概念 宽频信道 正交子信道 OFDM优势-对比 FDM 与传统FDM的区别? 传统FDM:为避免载波间干扰,需要在相邻的载波间保留一定保护间隔,大大降低了频谱效率。 OFDM:各(子)载波重叠排列,同时保持(子)载波的正交性(通过FFT实现)。从而在相同带宽内容纳数量更多(子)载波,提升频谱效率。 考虑到系统设计的复杂程度及成本,OFDM更适用于宽带移动通信   OFDM TD-SCDMA 抗多径 干扰能力 可不采用或采用简单时域均衡器 将高速数据流分解为多条低速数据流并使用循环前缀(CP)作为保护,大大减少甚至消除符号间干扰。 对均衡器的要求较高 高速数据流的符号宽度较短,易产生符号间干扰。接收机均衡器的复杂度随着带宽的增大而急剧增加 与MIMO 结合 系统复杂度随天线数量呈线性增加 每个子载波可看作平坦衰落信道,天线增加对系统复杂度影响有限 系统复杂度随天线数量增加呈幂次变化 需在接收端选择可将MIMO接收和信道均衡混合处理的技术,大大增加接收机复杂度。 带宽 扩展性 带宽扩展性强,LTE支持多种载波带宽 在实现上,通过调整IFFT尺寸即可改变载波带宽,系统复杂度增加不明显。 带宽扩展性差 需要通过提高码片速率或多载波CDMA来支持更大带宽,接收机复杂度大幅提升。 频域调度 频域调度灵活 频域调度颗粒度小(180kHz)。随时为用户选择较优的时频资源进行传输,从而获得频选调度增益。 频域调度粗放 只能进行载波级调度(1.6MHz),调度的灵活性较差。 OFDM优势-对比 CDMA OFDM不足 OFDM输出信号是多个子载波时域相加的结果,子载波数量从几十个到上千个,如果多个子载波同相位,相加后会出现很大幅值,造成调制信号的动态范围很大。因此对RF功率放大器提出很高的要求 较高的峰均比(PARP) 受频率偏差的影响 高速移动引起的Doppler频移 系统设计时已通过增大导频密度(大致为每0.25ms发送一次导频,时域密度大于TD-S)来减弱此问题带来的影响 子载波间干扰(ICI) 折射、反射较多时,多径时延大于CP(Cyclic Prefix,循环前缀),将会引起ISI及ICI 系统设计时已考虑此因素,设计的CP能满足绝大多数传播模型下的多径时延要求(4.68us),从而维持符号间无干扰 受时间偏差的影响 ISI(符号间干扰) ICI LTE多址方式-下行 将传输带宽划分成一系列正交的子载波资源,将不同的子载波资源分配给不同的用户实现多址。因为子载波相互正交,所以小区内用户之间没有干扰。 下行多址方式—OFDMA 下行多址方式特点 同相位的子载波的波形在时域上直接叠加。因子载波数量多,造成峰均比(PAPR)较高,调制信号的动态范围大,提高了对功放的要求。 频率 时间 子载波 在这个调度周期中,用户A是分布式,用户B是集中式 LTE多址方式-上行 和OFDMA相同,将传输带宽划分成一系列正交的子载波资源,将不同的子载波资源分配给不同的用户实现多址。注意不同的是:任一终端使用的子载波必须连续 上行多址方式—SC-FDMA 上行多址方式特点 考虑到多载波带来的高PAPR会影响终端的射频成本和电池寿命,LTE上行采用Single Carrier-FDMA (即SC-FDMA)以改善峰均比。 SC-FDMA的特点是,在采用IFFT将子载波转换为时域信号之前,先对信号进行了FFT转换,从而引入部分单载波特性,降低了峰均比。 频率 时间 子载波 在任一调度周期中,一个用户分得的子载波必须是连续的 符号间保护间隔-概述 符号间无保护间隔时,多径会造成ISI和ICI ISI: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符号间干扰 ICI: Inter-Carrier Interference,载频间干扰 无保护间隔 时间 幅度 接收端同时收到前一个符号的多径延迟信号(紫色虚线)和下一个符号的正常信号(红色实线),影响了正常接收。时域上看受到了ISI,频域上看受到了ICI CDMA符号间保护间隔-空白间隔 有保护间隔,但保护间隔不传输任何信号 可以有效消除多径的ISI,但引入了ICI 有空白保护间隔 符号之间空出一段时间做为保护间隔,这样做可以消除ISI(因为前一个符号的多径信号无法干扰到下一个符号),但同时引起符号内波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