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南通市中考化学评卷分析
2014南通市中考化学评卷分析
2014-6(海门阅卷点)
第21题
1.阅卷题项: 21.(1)
2.分数分析:
本题总分 实际得分 难度系数 标准差 3 2.51 0.84 0.74
得分分布情况及原因分析:
3分:63.09%
2分:27.29%
1分:6.89%
0分:2.8%
3.本题项学生答题主要问题
(1).学生将“+7”写成7,Cl+7,Cl7+, 将8写成+8,-8,3,0
(2).学生将核电荷数写成最外层电子数
(3).学生认为-4到-1是变小
(4).学生将最高正价等于核电荷数减10以及最高正价等于核电荷数的个位数,最外层电子数错认为是递变规律 。
4.学生可能出错分析
(1)对化合价的初步知识理解不够
(2)对题目信息的采撷能力及分析能力不够
(3)语言组织能力不够
5对今后教学建议:
在课堂上强化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区分离子符号和化合价的书写
培养学生审题能力及语言组织能力
教学中注意初高中知识的衔接
6.对中考化学命题建议
一如既往地重视基础知识
1.阅卷题项: 21.2
2.分数分析:
本题总分 实际得分 难度系数 标准差 5 4.2 0.84 1.32
得分分布情况及原因分析:
5分:55.4% 4分:24.3% 3分:6.4%
2分:5.5% 1分:6% 0分:2.29%
3.本题项学生答题主要问题
(1)铝离子: Al+3 Al3- Al Ar3+ Cl-
(2)硫酸亚铁化学式书写:Fe2SO4
(3)金属失电子难易程度判断。
4.学生可能出错分析:
(1)铝离子:学生混淆离子符合与元素化合价书写;离子的电性。
(2)硫酸亚铁化学式:平时书写化学式时不注意化合价。
(3)金属失电子:学生不能根据Fe 失去2e Fe2+ 信息判断得失电子。
5.对今后教学建议
(1)平时教学中注重双基,夯实基础。
(2)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薄弱学生的管理,把应拿得分拿到、拿稳。
6.对中考化学命题建议:
本小题能充分反映学生对化学用语等基础知识掌握程度。
第22题
1.阅卷题项:22题1-3
2.分数分析:
本题总分 实际得分 难度系数 标准差 4 3.52 0.88 1.1 得分分布情况及原因分析:
本部分题得分率63.7%,均分3.52,得分率较高,虽然涉及到工业流程,但其中的问题还是基本题。
3.本题项学生答题主要问题
1、反应类型错别字较多,把“分解”写成“反解”,把“反应”写成“反映”;
2、化学方程式中符号的运用错误较多,多出反应条件、计量数、气体沉淀符号;
3、“过滤”的“滤”写成“虑”、“虚”“虎”等。
4、学生可能出错分析
1、反应类型判断错误主要学生因为学生未能分析出具体的反应是什么,错别是是学生紧张所致;
2、化学方程式中符号的运用主要学生未能对化学方程式充分理解;
3、专业术语书写太随意。
5、对今后教学建议
1、加强专业术语、化学方程式等基本知识的训练;
2、培养对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6、对中考化学命题建议
将基本题穿插于工业流程与探究题中,降低了题目的难度,让学生不为题目形式所累,让各层次学生每一题都能得分。
1.阅卷题项:22题4-5
2、分数分析:
本体总分 实际得分 难度系数 标准差 2 1.68 84% 0.58 得分分布情况及原因分析
第5题得分稍高,主要原因是,第4题很多学生都考虑到纯度问题,而第5题学生基本上想到了答案:温度或湿度
3.本题项学生答题主要问题(全部列举)
第4题:对于母液循环利用方面很多学生是这样回答的:1、提高纯度2、使碳酸钙、碳酸镁全部反应3、除去杂质4、加快反应速率。
第5题:控制的条件,很多学生是这样回答的:1、在密闭的容器中2、与空气、氧气隔绝3、质量守恒定律4、使用干燥剂
4、学生可能出错分析:
第4题学生可能认为是MgSO4.7H2O再次使用,而没有看到是母液,或者有部分学生分部清楚什么是母液,从而导致学生认为是提高纯度,除去杂质。
第5题学生可能考虑到质量守恒或者制取气体的一些方法,而没有充分利用题目中给的一些信息。
5、对今后教学建议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做好以下3点
让学生多理解概念,例如这道题中应掌握过滤、母液
多做实验给学生更深刻的印象
多引导学生去题目中找重要信息
6、对中考化学命题建议
⑴中考化学可以针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使问题的设计更具有引导性
⑵题中的重要信息可以更明确一点
第23题
1.阅卷题项:23题(1)—(3)①
2.分数分析
本题总分 实际得分 难度系数 标准差 5 4.3 0.86 1.3 得分分布情况及原因分析
5分的比例较高,0分的人数也不少,主要是化学方程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