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的发展与制药的关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有机化学的发展与制药的关系

有机化学的发展与制药的关系 药物的使用与起源十分古老。最早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的神农氏尝百草之时。神农氏,传说中的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炎帝神农氏跋山涉水,行遍三湘大地,尝遍百草,了解百草之平毒寒温之药性。神农在尝百草的过程中,识别了百草,发现了具有攻毒祛病、养生保健的中药。 神农本草经记载了365味中药,大多数至今仍在习用。 而明代伟大的医药家李时珍所撰写的《本草纲目》更是将草药学(又被称为药物的发现阶段)的发展推向了顶端。其书中载有药物1892种,其中载有新药374种,书中还绘制了1111幅精美的插图,并且其在药物分类,药性理论,生药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极大的进展。而相同时期的西方,英国发表的《1618年英国伦敦药典》同样记载了超过700种入药材料。并收录了大量方剂。可以看出此时,西医与于中医在实际体系上并没有太大的差距,都是以原生药通过各种组合形成方剂对疾病进行治疗。(而相对于书的内容与容量而言,中国药学应该还是处于领先地位的)。但众所周知,在此之后中药和西药走上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西药开始崛起,中药渐渐衰落,并最终形成了我们现有的医药体系。要说其中的原因。便不得不提另一门科学——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相对来说是一个十分年轻的学科。但其发展之迅速让人惊叹。从1810年左右,首次由贝采利乌斯提出“有机化学”这一名词开始。短短两百年的时间,有机化学迅速发展有机化学迅速发展,合成出大量实用的有机化合物,建立了包括“在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永远是四价的”;“物质的性质和结构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组成该分子的各原子或基团之间相互影响,直接相连的原子间相互影响最大;而不直接相连的原子间的相互影响弱的多。”等一系列经典有机结构理论。并迅速发展为一门具有完备体系的学科。 看到这里我们不禁会问,这这一旧一新两门学科在历史上到底擦出了怎样的火花,才使如今中西药产生如此巨大的差别呢?不要着急,让我一点一点来为大家揭晓有机化学与药学纠缠不清的前世今生。 前世(历史): 天然药物为主的发现阶段。 在欧洲,1769年,瑞典药师、化学家KWS chheels将酒石酸(酒石酸氢钾)转化为钙盐,再用硫酸水解制备成酒石酸,拉开了天然有机化学学的序幕。伴随着有机化学的诞生,西方医学家不在局限于对于草药个体水平的研究。而是开始对药物中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其中1804年,法国药师Derosne和德国药师FAWSerturner从鸦片中分离出吗啡,成为药物化学的开端。而到了20世纪50年代,印度民间草药萝芙木中发现降血压活性成分利血平以及从降血糖草药长春花中发现抗癌成分长春花碱,兴起国际科学家从民间草药中研究生理活性成分的热潮。在这之后药物中的有效成分被不断提取出来。其中包括我们所熟悉的奎宁,咖啡因等等。 二.合成药物的开始 而到了19世纪,有机化学工业从无到有快速发展。人们在煤焦油中分离出苯、萘、蒽、甲苯、苯胺等一系列新的化合物。1856年,化学家帕金(W. H. Parkin1838-1907,英)以苯胺为原料合成了苯胺紫—第一个人工合成的染料。以后化学家又合成了一系列染料,发现了药物和香料。随着有机化学合成技术的发展,临床医学家开始从有机化合物中寻找对疾病有治疗作用的化合物,如用氯仿和乙醚作为全身麻醉药,水合氯醛作为镇静催眠药等都是这样典型的事例。由于有机合成化学为生物学实验提供了化合物基本的来源,人们在总结化合物生物活性的基础上提出了药效团的概念,指导人们开始有目的的药物合成研究。 其中最著名的有机合成药便是19世纪末期被合成并成功上市的阿司匹林,它的上市标志人们开始进入用化学方法改变天然化合物的化学结构,使之成为更理想药物的新阶段。 三.合成药物的发展 合成药物的发展阶段大致是在20 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其特点为合成药物的大量涌现,内源性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测定和活性的确定,酶抑制剂的临床应用等。Domagk对磺胺类药物的发现,开创了药物体内代谢产物作为先导化合物进行开发新药的先例;英国细菌学家 Flemory发现了青霉素,开创了抗生素药物的发展。。。可以说这段时期几乎开发出了目前在使用的最重要药物。 但此时,由于有机化学知识的不完善。合成药物的筛选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反应停”事件:在20世纪60年代,镇静药沙利度胺(thalidomide,有名“反应停”),是以两个对应题的混合物(外销旋体)如图用作缓解妊娠反应药物的。后来发现,在欧洲服用过此药的孕妇中有不少产下海报状畸形儿,成为震惊国际医药界悲惨事件。随后的研究表明,沙利度胺的两个对映体中,只有R-对映体具有妊娠缓解作用,而S-对映体是一种强力致畸剂,在妊娠1-2个月服用会导致胎儿畸形。 四.设计药物阶段 20世纪50年代以后,有机合成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新化合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