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研究性学习--美国六十年代音乐.docVIP

英语研究性学习--美国六十年代音乐.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英语研究性学习--美国六十年代音乐

英语研究型学习 美国六十年代越南战争歌曲及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争给人们心灵造成的创伤还没有完全平复,美苏之间由于意识形态的冲突和夺取世界霸权的需要,在世界范围内又开始了新一轮对峙。60 年代, 美苏依旧处于冷战状态,并加大了在局部地区的控制和争夺。其中,越南一直是双方最头痛的问题。约翰逊政府上台后, 为防止所谓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美国对越南的干涉和侵略逐步升级。1964年8月,美国借口其军舰在东京湾遭到北越海军的袭击,开始对北越进行所谓报复性轰炸。在爱国的旗帜下,85%的美国公众表示赞同对北越的报复性轰炸。由于国会和民众的支持,美国在越南战争中越陷越深。但是在随后的几年,沉重的军费包袱和美军伤亡数字的不断增加使得美国国内反战运动的声势越来越大, 战争支持率越来越低,1968年,舆论对战争的支持率从1965年的61%下跌到37%,到1971年仅为28%。其间,美国国内爆发了数次参加人数超过10万的反战游行和示威。对比约翰逊总统曾信誓旦旦承诺的“我们不会把美国青年派到离家乡九千或一万英里的地方,去做亚洲青年应当自己做的事”,人们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美国政府竭力粉饰的这场战争背后的非正义本质,以及它对美国人民造成的巨大心灵创伤。与此同时,作为民众呼声的美国反战歌曲也随着国内日益声势浩大的反战运动一起,变得目标更加明确、态度更加尖锐、表达更为犀利,其矛头直指战争的始作俑者――美国政府。如果说越战正式爆发之前,美国反战歌曲对战争的控诉大多是出于二战后的心理创伤特别是长期处于核威慑之下的一种本能恐慌,那么自第一枚炸弹落在北越的土地上,到越来越多的美国青年为国捐躯,美国反战歌曲则越来越倾向于对越战本质和政府谎言的揭露,以及对普通美国士兵命运的哀悼。Eve of Destruction中(见附件一),表达了对政府事迹的不满与对战争的厌恶这首歌从第一句话开始,就将矛头对准了当时遭到美国所谓“报复性轰炸”的北越:“The eastern world it is explodin/violence flarin, bullets loadin”,凝练地描绘了战场上血雨腥风的场面;随即话锋一转:“youre old enough to kill but not for votin”,以讽刺的口吻揭露了美国政府在战争伊始就迫不及待地将美国青年送上战场充当杀人机器的嘴脸。“If the button is pushed, theres no running away”已经不再是一种莫名的恐慌,而是对现实中已经发生了的“热战”很可能升级为核战的触目惊心的预言;“Red China”和“Alabama”互相映衬,指出了美国当时面临的内外困境;而歌中每节循环反复的“but you tell me over and over and over again my friend/ah, you dont believe were on the eve of destruction”则表达了歌者对于越战爆发初期大多数普通民众支持政府出兵越南的深切焦虑。因为歌者已经感到,越南战争将对美国人民的生活造成巨大破坏,它把人们一直以来担心的原子大战的可能性提高到了顶点,美国社会,甚至整个世界都有可能葬身在由越战引发的具有更大破坏力的战争之中,人类已经处于毁灭的前夕。由上可见,“Eve of Destruction”所发出的呐喊在当时的美国可谓振聋发聩,把它作为美国六七十年代反战歌曲发生变化的界标,是毫不为过的。在歌词里隐晦的指出了政府的暴行—不能通过立法来的解决问题,在私下里偷偷的干,人类的尊重已瓦解崩溃(I can’t twist the truth, it knows no regulation. Handful of senators don’t pass legislation. And marches alone can’t bring integration. When human respect is disintegratin’. This whole crazy world is just too frustratin’.)。 与《Eve of Destruction》一样,Country Joe McDonald 于1967唱出的I-Feel-Like-I’m-Fixin’-to-Die-Rag是一首更加明显的反越战歌曲,措辞更加露骨直白,讽刺更加辛辣大胆,语气更加“玩世不恭”,进一步揭露了越战的本质。他指出,越战不过是Uncle Sam’terrible jam,不过是generals’big chance to get those reds, 战争发动的原因对华尔街大有好处,因为“Theres plenty good money to b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