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高原一株柳_252002.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海高原一株柳_252002

青海高原一株柳 教学目标: 在初读感悟的基础上,认识高原柳树粗壮、高大、坚硬的外在形象,并把握这株柳的神奇所在,感悟其生命的伟力。 加深对文章内涵的理解,了解托物寓意的写作目的, 引发学生思考,积极地看待逆境。 通过对文章语言表达形式的琢磨,认识文中“对比”的手法,体会其作用,感悟语言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回顾高原环境,凸显柳树形象。 1.昨天,我们三次朗读了《青海高原一株柳》这篇课文,领略了青海高原的苍茫景色,那到底是怎样的一片土地啊!让我们再去看一看,(图、乐) 那里每走一处,看到的都是—— 出示:(师生引读) 广袤无垠、青草覆盖的原野,寸草不生、青石嶙峋的山峰,深邃的蓝天和凝滞的云团……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哀怨的笛声,没一点春的气息,古人诗中道尽了西北高原的悲壮与苍凉。 2.就是这样的青海高原!放眼望去,根本看不到任何一棵树,然而作者突然发现了什么?(加:一株柳)它竟然傲立这样荒凉的地方,真是神奇!令人敬畏!这到底是怎样的柳啊! 出示第5小节,谁来读? 这株柳树大约有两合抱粗,浓密的树叶覆盖出百十余平方米的树阴。树干和树枝呈现出生铁铁锭的色泽,粗实而坚硬。叶子如此之绿,绿得苍郁,绿得深沉,自然使人感到高寒和缺水对生命颜色的独特锻铸。它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感召。 3.这株生长在高原的唯一的柳树有什么不一般的特点吗? 再细细读读这段文字,想想作者用什么样的词来描写这些特点的? 生答,教师点拨: 两合抱粗是多粗? 百十余平方米又是多大?差不多有三四间教室这么大,你见过这样的柳树吗? 生铁铁锭的色泽给人的感觉是什么?一般的柳树干是褐色的,树枝更是泛青吐绿 “撑立”给人什么感觉?头顶着天,脚踩着地那样站立的气势就是撑立!这个词曾用在巨人盘古的身上,他巍峨地撑立在天地之间。 这小节作者先多角度分述描写,然后在写总体感受。 4.为什么这株柳树会长得如此的粗壮而特别呢?(春雨滋润?春风抚摸?……) 这株柳的生命在青海高原上经过了独特的锻铸!(板)锻铸,你知道锻铸什么意思? 将金属放在在熊熊炉火中销熔,然后在可塑状态下用重锤一次次敲打,最后在水中急骤的冷却,这是一把锋利宝剑的锻铸!这一株柳树经历了怎样的锻铸?让我们也沉浸在作者的想像世界里。读一读(出示): 二.学习第6自然段,从幼柳的存活感受生命的伟力。 1.他的想象分两层,第一层写到这,(请生划“/” )下面第二层,分别写了什么?自己读第6自然段,画出体现干旱和严寒威力的关键词语。 干旱的威力从哪里看出来? “持续的干旱”多少天?水是生命之源,你能用生活的经验来印证干旱对植物的影响巨大吗?有这样的体验吗?沙漠致人于死地的往往就是缺水! “全毁”这就是持续干旱的结果呀! “熬”用“躲”行不行?躲避不了,必须承受,再受折磨也得挺着。可见干旱是严重的,简直就是一种煎熬。 哪个词表现了寒冷的厉害? “严酷”酷指极端,程度深,这极端严厉、残酷的寒冷到了什么程度? 还有什么地方表现了“干旱”和“寒冷”的程度? “绝不宽容”?“绿色生命”?去掉“绝、任何、一条”效果有什么不同? 这句与“根本看不到任何一棵树” 表现手法相同,层层叠加,多角度表现,加重语意。 从哪儿看出这株柳树经受住了干旱和严寒的锻铸,展示了生命的伟大力量? 两个“奇迹”:别的旱死,全毁了,它创造了奇迹,活着;侥幸活的,逃不脱严酷的寒冷,任何植物不能存活,它又创造了奇迹,活过了一岁。 真的是“不可思议”。 这小节从幼柳的存活中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伟力。 三.学习第7自然段,从柳树的生长感受生命的伟力。 1.从一棵柳树苗子成长为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上的柳树,又经历了怎样的锻铸。让我们继续沉浸在作者想象的世界里。 读 长到这样粗的一株柳树,经历过多少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冻死过多少次又复苏过来;经历过多少场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被劈断了枝干又重新抽出了新条。它无疑经受过一次又一次摧毁,却能够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这是一种多么顽强的精神。 “高原风雪”厉害吗?“虐杀”生灵 “雷轰电击”厉害吗?“铺天盖地”一词恰当吗?联系那里的自然环境 …… 指导朗读:放慢、放轻…… 老师出个难题,快速抢答,考考你们思维的敏捷性:我讲自然界的残酷,而你找出文中相对应的关键词,表现他的顽强与不屈。 高原风雪狂吼着,咆哮着,扑向大地,包裹柳树,气温在急剧下降,似乎一定要将这高原上是生灵 冻死 “复苏”?好啊? 空旷的高原上又是一阵电闪雷鸣,那闪电直扑这突兀的柳树,树枝骤然劈断 准确啊!“抽出”为什么不用“长出”?从枯萎的枝干中又冒了出来 2.这是一种多么顽强的精神。“它无疑经受过一次又一次摧毁,却能够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这句话似乎可以省掉,直接说“这是一种多么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