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芩中黄酮类物质的研究进展
黄芩中黄酮类物质的研究进展
摘要: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含氧杂环天然有机化合物,是黄芩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近年来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介绍了黄芩中黄酮化合物的性质、提取、组成成分及其功能,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黄芩、黄酮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黄芩又名元芩、枯芩,主要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作用,已有悠久的用药历史,是我国中医临床常用的中药品种之一,主产于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等省区。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且达到了较高水平。它能有以上的功效,都是因为它的主要成分是黄酮类物质,现就对近几年来对黄芩中的黄酮类物质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黄酮类化合物是在植物中分布最广的一类物质,几乎每种植物中都有,它们常以游离态或与糖结合成苷的形式存在,是很多中药的活性成分,由于该类成分分布广泛,且部分化合物在植物中的含量较高,是较早被发现的一类天然产物。它作为黄芩中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其生理作用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大力开发黄酮类化合物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黄酮类化合物的性质
一般性质
性状:大多结晶固体,少数为无定形粉末,可测熔点。
旋光性:从结构可见,游离苷元中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黄烷及黄烷醇有旋光性,苷类结构中因含有糖分子,因此均有旋光性,且多为左旋。
颜色:黄酮类化合物因存在共轭体系和助色基因(-OH、-OCH3)而显色,多数呈黄色或淡黄色,7.4’位上助色基因团的供电使颜色加深作用较显著。
溶解度:溶解度因结构和存在状态(苷元、单糖苷、二糖苷或三糖苷等)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显色反应
还原显色反应
黄酮醇、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等黄酮类化合物在(Mg+Hcl)作用下
生成红色至紫色(少数为紫色至蓝色)。二氢黄酮类化合物在NaBH4作用下,产生红色至紫色,其他黄酮化合物均不显色据此可区别。
金属盐类的络合反应
黄酮类化合物可与铝盐、锆盐、镁盐等生成有色络合物,如:1%三氯
化铝或硝酸铝溶液与黄酮类化合物生成的络合物为黄色,有荧光,可用于定性或者定量分析。
(3) 硼酸显色反应
具有结构 时,才呈正反应。如:有草酸存在时,可以显亮黄色并有黄绿色荧光,与枸橼酸-硼酸的丙酮溶液反应时,只呈黄色没有荧光。
(4) 碱性试剂显色反应
在日光或紫外光条件下,黄酮类化合物可用碱性试剂处理并观察其颜色变化情况,如黄酮醇类在碱液中先呈黄色,通入空气后变为棕色,可与其他黄酮类物质区别。
2.黄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组成成分及提取方法。
2.1黄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的组成成分
黄芩中的主要物质为黄酮及其苷,目前从黄芩中分离的黄酮苷元及苷有40多种,主要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韩黄芩素-5-O-β -D-葡萄糖苷,木蝴蝶素A(5,7-二羟基-6-甲氧基黄酮),黄芩黄铜I(5,2-二羟基-6,8-二甲氧基黄酮),黄芩黄酮Ⅱ(5,2-二羟基-6,7,8,6-四甲氧基黄酮),白杨素(5,7-二羟基黄酮),二氢木蝴蝶素A(5,7-二羟基-6-甲氧基二氢黄酮)等,其中黄酮苷为主要有效成分。
2.2黄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与提取方法
目前,黄芩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方法有水提法,微波提取法,有机溶剂提取法,碱提取酸沉淀法,酶辅助提取法等。分离方法有溶剂萃取法、梯度PH萃取法、活性炭吸附法、色谱法等。现代研究证明,黄酮类化合物是重要的抗氧化剂,其生理作用是多种多样的,超临界萃取法速度快,操作简单,产品无溶剂残留,超声辅助提取无需加热,对有效成分具有保护作用,在提取某些黄酮成分时,可以将二者合理地结合利用。
黄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功能性
今年来,黄酮类化合物以其天然生物活性引起人们的日益关注。现已证实,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中国生理功能和药用价值,看可以防止自由基的氧化作用,而人的病理,生理与自由基有密切的关系,因此黄酮类化合物对防治疾病以及人的健康有积极意义,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黄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主要的生理活性表现在抗菌和抗病毒作用,抗过敏作用,抗炎作用,解热作用,治疗糖尿病等方面。
3.1抗菌和抗病毒作用
黄芩的抗菌和抗病毒作用与中医经验治疗“天行热痰”、“火咳肺痿”和“疗疮火疡”相一致。黄芩抗菌范围较广,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且对钩端螺旋体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黄芩煎剂水浸出液对甲型流感病毒PR8株以及亚洲甲型(京甲)均有抑制作用。近年来研究显示黄芩素还具有抗HIV的作用,能诱导感染HIV的细胞死亡。
3.2抗过敏作用
有研究表明,黄芩苷,黄芩素对豚鼠过敏性哮喘,致敏豚鼠的离体回肠,气管等所引起的被动过敏反应也有抑制效果。作用机制主要是一直过敏介质(组胺,慢反应物质SRS-A)的释放,而过敏介质的释放有认为与巯基酶(SH-enxyme)的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清版)B-T 2099.1-2021 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 第1部分:通用要求.pdf VIP
-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中职生劳动教育全套教学课件.pptx
- 人工智能在高中美术课堂中的应用.pdf
-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高一入学数学分班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 VIP
- 2025黑龙江省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面向系统内部及社会招聘12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医院医德医风考评公示制度医德医风考评制度及考评实施细则.docx
- 晶体工程资料.pdf VIP
- 成都川师锦华小升初入学分班考试英语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第六章晶体工程.ppt VIP
- ASUS华硕ROG SWIFT PG65UQ中文说明书.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