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的城市空间组织演变.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信息时代的城市空间组织演变

收稿日期 :2004208208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03B007) 。 作者简介 :谢守红 (1966 —) ,男 ,湖南新邵人 ,衡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系教授 ,博士。 汪明峰 (1973 —) ,男 ,浙江绍兴人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05 年 1 月 第 32 卷第 1 期 山西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hanxi Teachers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Jan. ,2005 Vol. 32  No. 1 信息时代的城市空间组织演变 谢 守 红1 , 汪 明 峰2 (11 衡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系 , 湖南 衡阳 421008 ; 21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所 , 上海 200062)   摘  要 : 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 ,城市社会经济领域和文化价值观念等出现深刻的变化 ,产生了所谓的新城 市现象。文章分析了信息化浪潮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及城市的应对策略 ,认为在信息技术作用下城市空间发展是 趋于分散的 ,但在以人口为表征的物质空间走向分散的同时 ,城市功能空间 (如控制、管理、政治、文化等) 更可能 趋于集中 ,城市空间布局也由机械的功能分区转向复合式的多中心网络状结构 ,这些变化对城市规划、建设和管 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键词 : 信息化 ; 城市空间组织 ; 集聚 ; 扩散   中图分类号 : F29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125957 (2005) 0120016205   自 1980 年代以来 ,世界处于快速的信息化过程 之中 ,信息技术的广泛渗透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 活 ,信息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和独特的生产 要素 ,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城市作为国 民经济的主体 ,是区域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心 ,其交通 通讯、科技力量、大众传媒等服务水平优越 ,信息交 流便捷 ,为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 时 ,城市的中心地位也要求信息产业加快发展 ,许多 以知识为基础的行业如通信、金融、娱乐和保健业越 来越多地在城市集中。大城市蓬勃兴起的信息化浪 潮正在冲击和改变着传统的城市功能和城市空间结 构 ,对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将产生长远而 深刻的影响。 一、信息技术发展与城市信息化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带 来了全球普遍的信息化浪潮。美国率先提出了国家 信息基础设施 (N II) 和全球信息基础设施 ( GII) 计 划 ,随之欧盟又着力推进“信息社会”计划 ,并确定了 欧洲信息社会的十大应用领域。日本、加拿大、韩 国、新加坡和南美洲一些国家也纷纷响应 ,竞相提出 了本国或本地区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1991 年 , 美国企业在计算机和通讯设备方面的销售收入第一 次超过了机械工业 ,这标志着信息产业作为经济社 会的主导产业已经崛起。到了 1990 年代后期 ,美国 公司办公经费的 50 %都被用于信息技术产品或与 计算机和通讯相关的服务 ,信息产业为美国提供了 大约 50 %的社会工作岗位 ,超过了其他支柱产业 , 这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了信息社会的门槛。信息社 会是一个崭新的社会形态 ,在许多方面与传统的工 业社会有着明显的区别 (见表 1) 。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城市的发展不仅受自身因素 的影响 ,而且更依赖于全球经济的外部力量。尽管 城市的生产、管理可以通过信息网络分散在各地 ,但 就全球城市而言 ,它们仍然是建立于以高度发达的 服务业为基础的中心城市的网络之上的。城市间的 竞争从过去的区域范围扩展到全球 ,信息化为城市 打开了在更大地区范围内获取经济利益的窗口。但 在一定时期内 ,世界城市的开发总量是一定的 ,因 而 ,在某些城市由于网络的普及而崛起的同时 ,必然 —61— 有另一些城市在竞争中被淘汰 ,呈现出衰退的迹象 , 由此带来了原有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与地区之间 关系的重整。一方面 ,城市的不断扩展使其边缘区 相互渗透乃至融合 ,形成区域中城市的组合体 ;另一 方面 ,由于有了网络的依托 ,城市不一定只为其所在 区域服务 ,而区域也可以依赖网络而将其功能分散 于各地的特定节点上。巨大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 等不同级别的城市将在全球的基础上组合成一个新 的城市网络 ,时空概念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地球 村”正在变为现实。 表 1  信息社会与工业社会的主要特征比较 工业社会 信息社会 战略资源 金融资本 知识 生产组织 批量规模生产 柔性生产体系 流通模式 面对面交易 , 制 式产品 背靠背交易 , 个 性化产品 管理模式 等级管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