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L型源极场板的双槽绝缘体上硅高压器件新结构.pdfVIP

具有L型源极场板的双槽绝缘体上硅高压器件新结构.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具有L型源极场板的双槽绝缘体上硅高压器件新结构

物 理 学 报 Acta Phys.Sin. Vo1.63,No.23(2014) 237305 具有L型源极场板的双槽绝缘体上硅 高压器件新结构冰 石艳梅1)2)t 刘继芝3) 姚素英 ) 丁燕红2) 张卫华2) 代红丽2) 1)(天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天津 300072) 2)(天津理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天津 300384) 3)(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成都 610054) (2014年 6月30日收到;2014年7月28日收到修改稿 ) 为了提高小尺寸绝缘体上硅 (S0I)器件的击穿电压,同时降低器件比导通电阻,提出了一种具有L型源 极场板的双槽SOI高压器件新结构.该结构具有如下特征:首先,采用了槽栅结构,使电流纵向传导面积加 宽,降低了器件的比导通电阻;其次,在漂移区引入了Si02槽型介质层,该介质层的高电场使器件的击穿电压 显著提高;第三,在槽型介质层中引入 了L型源极场板,该场板调制了漂移区电场,使优化漂移 区掺杂浓度大 幅增加,降低了器件的比导通电阻.二维数值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SOI结构相比 在相同器件尺寸时,新结 构的击穿电压提高了151%,比导通电阻降低了20%:在相同击穿电压时,比导通电阻降低了80%.与相同器 件尺寸的双槽SOI结构相比,新结构保持了双槽 S0I结构的高击穿电压特性,同时,比导通电阻降低了26%. 关键词:绝缘体上硅,槽栅,比导通电阻,击穿电压 PACS:73.40.Ty,73.40.Kp,73.61.Ey DOh 10.7498/aps.63.237305 1 引 言 绝缘体上硅 fS0I)技术具有理想的介质隔离、 低漏电流、高速、低功耗等优点.在功率集成电路 中备受关注 [1-3】.SOI器件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 在两个方面:提高器件的击穿电压(BV)和降低器 件的比导通电阻R。 .但是,BV和R on. p是互为 矛盾的两个参数,因为R。 与BV的2.5次方成正 比[4】.为了突破两者的矛盾关系,众多器件设计者 不断提出新的思路和见解 [ ,引.槽技术的提出为缓 解BV和R? 。的矛盾关系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 槽技术主要分为如下三大类:第一类,在漂移区引 入槽型介质层 [7-101;第二类,栅、漏、源电极采用槽 型结构 [11-15】;第三类,把前两类结合起来的双槽 SOI(DTSOI1结构[16-19】.在漂移区引入槽型介质 层可以利用介质层中的高电场来提高器件的BV. 但是介质层的引入使电流传导路径加长,使得器 件的冗。 比较大.栅、漏、源电极采用槽型结构, 可以利用槽型电极加宽电流传导面积、缩短 电流 传导路径,实现较低的R。 ,但BV通常比较低. DTSOI结构结合了前两类的优势,槽型介质层提 高了器件的BV,槽栅降低了R。 .但是,由于槽 型介质层深入到漂移区内部 阻挡了由源到漏的电 流传导路径,削弱了槽栅降低 风 的优势. 本文提出了一种具有L型源极场板的双槽 SOI(LFP—DTSOI1高压器件新结构.该结构在DT— SOI结构基础上,在槽型介质层中引入L型源极 场板.在L型场板的调制下,漂移区电场得到重 新分配,使器件在更高的优化漂移区掺杂浓度Ⅳd 下,提高器件BV.与传统soi(c—SOI)结构及DT— SOI结构进行比较,LFP—DTSOI结构具有更高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和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 t通讯作者.E—mail:zjh022@126.com @ 2014中国物理学会 Chinese Physical Society 13JCQNJC,14JCYBJC16200)资助的课题 Mtp://wulixb. hy.ac.c佗 物 理 学 报 Acta Phys.Sin. Vo1.63,No.23(2014) 237305 优值(FOM,F=唁/R。 , p[19】,其中,F为FOM, 为击穿电压),更好地缓解了BV和R p的矛 盾关系. 2 器件结构与机理 图1为C—SOI结 构及LFP—DTSOI结 构示 意 图.LFP—DTSOI结构采用了槽栅结构,栅 电极 一 直延伸到埋氧层;在漂移区引入了槽型SiO2介 质层,该介质层左侧与P阱相连,右侧与漏区相连; 在该介质层内引入了L型源极场板.栅极及L型源 极场板由掺杂多晶硅形成.这里,t。 为埋氧层厚 度,t 为顶层硅厚度,Ⅳs b为衬底浓度, T为槽型 SiO2介质层的厚度,tP为L型场板的深度,WP为L 型场板的宽度. : :l I n+ .一 P Nd 1 ≯ ≤ | ∥lll 黯O? ≯薯 j 毫一 掌∥ 。 (a) Nsub 图1 (网刊彩色)器件结构示意图 (a)C—SOI结构 (b)LFP—DTS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