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2年,保险也有伤不起!导语:回首中国保险业的2012年,其实没有太好,但也没有太坏;既没有让人激动的欣喜,也没有坠入黑暗的绝望,像2012年的整体生活一样,平淡中有温暖,甘甜中有苦涩。岁尾,让我们回顾中国保险在这一年的面貌,回顾一些保险界令人伤不起的事件,在平淡的时光中寻找一些乐趣。※存款乱象:前三季度全国分红险投诉达到1252起,占人身险销售误导投诉的59.90%,主要表现为销售时过高承诺产品收益、故意隐瞒免责事项以及将存单变保单等。市民存款落陷阱:投保6万元分红不成倒12月18日?16:45??青岛新闻网-青岛晚报中国保监会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分红险投诉达到1252起,占人身险销售误导投诉的59.90%,主要表现为销售时过高承诺产品收益、故意隐瞒免责事项以及将存单变保单等。同期,青岛保监局正式受理涉嫌违法违规信访事项16个,其中销售违规9个,占比56.25%。销售违规问题主要集中于寿险领域,涉及营销人员欺诈误导、产说会内容不符合监管规定、要约邀请不规范等事项。为何分红险投诉高居不下?近日有保险专家称,分红险作为一款理财产品,它的收益并不比银行定期存款高,作为一款人身保障产品,其保费却是普通寿险产品的100倍。 投诉投六万元无利还“倒贴” 2008年10月,家住李沧区的毕女士被银行告知2万元的定期存款已经到期,要到银行办理相关手续。她来到位于金口路的这家银行柜台办理业务时,柜员将银行大堂里的一名太平洋人寿保险销售人员叫到柜台,这位销售人员向毕女士介绍一款保险时称,2万元两年期定存利率为3.75%,一年的利息为750元,十年下来利息为7500元,但如果全部用来购买保险的话,通过分期购买的方式十年下来利息能达到3万元,比在银行存钱收益要高出许多,并且这款产品还附带了一定的人生保障功能。 在签订保险合同时,毕女士采取了分期交费的方式缴纳保费,并于2009年和2010年又分别缴纳了2万元保费。期间,太平洋人寿于第二年分红1900元,并且发放生存金2200元。今年,毕女士家中有急事用钱,到保险公司询问却被告知只能退换保险的现金价值,即便是算上先前保险公司的分红和生存金,一共只能退51000元。也就是说,毕女士非但没有拿到自己的收益,还得自己“倒贴”9000元,而如果是分期把这6万元存在银行的话,毕女士至少已经拿到了3750元的利息。 帮办记者联系后市民获退款 毕女士拨打本报保险投诉热线后,记者随即联系到太平洋人寿青岛分公司相关工作人员,该工作人员得知情况后立即向记者表示会立即询问这件事情。第二天,毕女士高兴地告诉记者经和太平洋人寿协商,同意退还自己缴纳的6万元保费。“我找了好多次保险公司都没有音讯,没想到打了这个投诉热线事情就解决了。 ”对于全额退还保费的原因,太平洋人寿青岛分公司工作人员表示考虑到毕女士有特殊原因,但并未就此做更详细的说明。 揭秘保费是普通险100倍 保险专家王成祥对某保险公司一款分红险分析后表示,这份保险表面看起来很诱人,因为交一份钱可以同时实现风险保障和投资获利两个功能。事实上,从投资的角度说,该分红险的收益比不上银行的定期存款。王成祥随意选取了一款保障期为十年、保障范围基本一致、保障金额超过25万元的保险作为参照说,这款产品分五年缴费,每年仅需375元,一次缴清只需要1500元。“如果把买分红型保险的10万元钱存银行,存款收益比分红险多将近7000元。 ” 而从该保险公司这款红双喜两全保险(分红型)(C款)来看,并不具备保险的基本特征。按条款规定,保险法专家陈欣算了一笔账,以消费者2012年的实际情况为例,他支付了10万所谓保险费,最高时也只得到了112486.695元的保障。即便按这个最高保障算,其保费与保障金额的比也仅约为1比1.12。而按照随机选取的被保险人年龄相似的保障也类似的保险产品计算,保险保费与保障金额之比一般都在1比160以上。也就是说这款分红险的价格是正常保险价格的100倍以上。(记者 李沛)※业内曝光:“柜员可能会考虑到消费者的心理,对保险比较抵触,就会故意隐瞒销售产品是保险理财产品,会说和银行差不多,也会夸大收益,说和银行的利息一样,息涨随涨,是跟银行利息较高的,还有说保险是五年三年的,他会说存一年就可以取出来,但是他不会说取出来会有一部分损失,这些客户都是不知道的。”建行存款1.6万竟成保险 业内称代办获得提点2012年07月04日?15:46??齐鲁网家住淄博市张店区70多岁的李老汉反映自己在建设银行网点存的活期储蓄成了保险。虽然保监会、银监会三令五申保险公司不得误导销售,但被误导的现象仍然是屡见不鲜,银行和保险公司之间有何内幕或... 齐鲁网7月4日讯(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姜秀丽)?很多老年人到银行办理业务时,都遇到过被误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