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章程.doc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矿业大学章程中国矿业大学章程

中国矿业大学章程 序? 言   中国矿业大学的前身是焦作路矿学堂,始建于1909年,位于河南焦作。1931年,更名为私立焦作工学院。1938年,学校西迁并与东北大学、北洋大学、北平大学的工学院联合组建国立西北工学院。1946年,焦作工学院复校并于1949年回迁焦作。1950年学校迁至天津,更名为中国矿业学院。1953年,学校迁至北京,更名为北京矿业学院。1970年,学校迁至四川合川,更名为四川矿业学院。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学校在江苏徐州重建,恢复中国矿业学院校名,同时在北京原校址设立研究生部。1982年,学校整体迁至徐州办学。1988年,更名为中国矿业大学;1997年,设置北京校区;2000年,学校整体划转教育部管理,2009年北京校区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名义独立办学。1997年,学校被确定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6年成为“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   学校以工科为主,以矿业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在矿业、安全、测绘、地质等学科领域优势突出。学校在百年办学历程中,形成了好学力行、求是创新、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校园文化品格。学校面向未来的发展目标是:把学校建设成为矿业特色鲜明、国际一流的高水平大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等相关法律及规章,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学校名称为中国矿业大学,简称为中国矿大;英文名称为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简称为CUMT。   第三条? 学校校址设在江苏省徐州市,分为南湖校区和文昌校区,法定住所为江苏省徐州市大学路1号。   第四条? 学校由国家设立,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为非营利性事业组织,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依法享有办学自主权,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第五条? 学校遵循党和国家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全面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职能。崇尚学术,注重实践,致力创新,追求卓越。   第六条? 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中国矿业大学委员会(以下简称: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推行教授治学,实行民主管理,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第七条? 学校以工科为主、以矿业为特色,理工文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   学校根据国家需求和自身的办学条件,依法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   第八条? 本章程适用于学校成员及与学校具有特定权利义务关系的利益相关者,是依法治校、民主管理以及调整校内外各方面关系的基本依据,校内其他规章制度不得与本章程规定相抵触。 第二章? 学校的权利与义务   第九条? 学校举办者支持学校依照法律、法规和本章程自主办学,任命校长和其他需由举办者任命的人员;依法监督和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核准学校章程,监督学校按照章程办学;指导学校发展规划,考核评估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为学校提供办学资金,维护学校的合法权益。   第十条? 学校享有下列权利:   (一)制定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依照章程自主办学;   (二)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确定和调整招生数量与方案;   (三)依据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招收学生并进行教育和管理,颁发相应的学历、学位证书、出具学业证明;   (四)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   (五)设置学术组织、党政职能机构、学院(部)和直附属机构;   (六)制定校内收入分配和奖惩办法;   (七)依法聘用、管理、解聘教职员工;   (八)依法获取、配置、管理、使用经费与资产;   (九)开展多种形式的国内外学术文化交流与合作;   (十)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上述权利在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成员及与学校具有特定权利义务关系的利益相关者的监督下行使。   第十一条? 学校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法律和规章,接受学校举办者的领导和监督;   (二)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保证学校教育质量达到举办者的标准和要求,开展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   (三)维护教职员工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   (四)公正评价受教育者在校期间的学业及操行;   (五)依法实行校务公开,接受师生员工和社会的监督;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三章? 学校任务与办学形式   第十二条? 学校以育人为根本任务,以教学为中心,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富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国际视野的科技、管理等领域的精英和行业领军人才。   第十三条? 学校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重点面向科学前沿和能源、资源、环境、安全等领域关键技术问题,开展科学研究,推进知识创新,提高学术水平。   第十四条? 学校发挥人才和科技优势,突出特色,促进产学研协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anqlud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