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护理学第4次作业分解.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急救护理学(2009新版)》第4次作业 A型题: 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 * 1. 一氧化碳中毒,最易受损的器官是(  ) [1分] A.大脑 B.肝脏 C.肾脏 D.肺脏 E.眼睛 * 2. 一氧化碳中毒的主要诊断依据是( ) [1分] A.碳氧血红蛋白化验阳性 B.血液中氧分压下降 C.血液中胆碱酯酶活性降低 D.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量超过50 g/L E.血液中血红蛋白量小于70 g/L * 3. 一氧化碳中毒造成缺氧的主要原因是( ) [1分] A.O2与脱氧Hb结合速度变慢 B.HbO2解离速度减慢 C.HbCO无携O2能力 D.CO使红细胞内2,3-DPG减少 E.CO抑制呼吸中枢 * 4. 在应用胆碱酯酶复活剂(解磷定)的注意事项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1分] A.切勿两种或三种复活剂同時应用 B.在碱性溶液中易水解为氰化物,故忌与碱性药物配伍 C.用量过大,注射过快或未经稀释直接注射均可引起中毒 D.对有机磷农药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均有效 E.与阿托品合用可取得协同效果 * 5. 双侧瞳孔扩大,见于( ) [1分] A.硬脑膜外血肿 B.有机磷农药中毒 C.氯丙嗪中毒 D.吗啡中毒 E.阿托品中毒 * 6. 急性口服中毒病人能起到沉淀毒物作用的洗胃液是( ) [1分] A.1:5000高锰酸钾 B.2%~4%鞣酸 C.温开水或生理盐水 D.3%过氧化氢 E.2%碳酸氢钠 * 7. 一氧化碳中毒的特征性表现是( ) [1分] A.头痛,头晕 B.血液HbCO测定阳性 C.昏迷 D.抽搐 E.四肢无力 * 8. 有机磷酸酯类急性中毒表现为( ) [1分] A.腺体分泌减少、胃肠平滑肌兴奋 B.膀胱逼尿肌松弛、呼吸肌麻痹 C.支气管平滑肌松弛、唾液腺分泌增加 D.神经节兴奋、心血管作用复杂 E.脑内乙酰胆碱水平下降、瞳孔扩大 * 9. 2%碳酸氢钠洗胃液不适用于( )中毒 [1分] A.苯 B.汞 C.有机磷杀虫药 D.氨基甲酸酯类 E.敌百虫及强酸 * 10. 在抢救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时,为尽快纠正组织缺氧应首先( ) [1分] A.迅速离开现场 B.吸氧 C.注射激素 D.高压氧治疗 E.输血 * 11. 男、50岁。被发现昏倒在煤气热水器浴室内。查体:浅昏迷、血压160/90mmHg、口唇樱红色、四肢无瘫痪、尿糖(++)、尿酮体(—)、最可能的诊断是( ) [1分] A.脑出血 B.脑梗塞 C.急性心肌梗死 D.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E.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 12. 巴比妥类药物急性中毒时静脉滴注碳酸氢钠的目的是( ) [1分] A.中和巴比妥类,使其毒性降低 B.纠正酸中毒 C.碱化尿液,加速毒物排泄 D.促进药物代谢 E.减少药物的吸收 * 13. 一氧化碳中毒病人最适宜输注( ) [1分] A.新鲜血 B.库血 C.新鲜血浆 D.红细胞 E.血小板 * 14. 吗啡急性中毒时应选用( ) [1分] A.阿托品 B.咖啡因 C.纳洛酮 D.去甲肾上腺素 E.麻黄碱 * 15. 食品污染可引致的健康危害不包括( ) [1分] A.传染病、寄生虫病 B.急性中毒、慢性中毒 C.致癌、致畸、致突变 D.食物中毒 E.原有的疾病复发 * 16. 抢救经呼吸道吸入的急性中毒,首要采取的措施是( ) [1分] A.清除尚未吸收的毒物 B.排除已吸收的毒物 C.使用解毒剂 D.对症治疗 E.立即脱离现场及急救 * 17. 常用氨羧螯合剂(依地酸钙钠)和巯基螯合剂(二硫丙醇、二硫丙磺钠、二巯丁二钠)用于哪项中毒抢救治疗 [1分] A.有机磷农药中毒 B.氰化物中毒 C.亚硝酸盐中毒 D.重金属中毒 E.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 18. 抢救巴比妥类药物急性中毒时,不宜采取( ) [1分] A.给氧,必要时人工呼吸 B.给予催吐药 C.碱化尿液,促进排泄 D.碱化血液,促进细胞内药物转运到细胞外 E.酸化尿液,促进排泄 * 19. 关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发病机制哪项不对 [1分] A.主要为组织缺氧 B.CO与Hb有较强亲和力 C.COHb失去携氧能力 D.COHb易解离 E.全身和中枢缺氧症状为主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