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学生阅读数学教材.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何指导学生阅读数学教材

如何指导学生阅读数学教材 姓名: 罗灵娟 单位: 古城中学 电话: 如何指导学生阅读数学教材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一些很基础、简单的题目学生却不会做,讲了之后,学生会说“哦——原来如此”,问他们之前为啥不会呢?他们会说题目中的哪句话或哪个词不理解。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我深切地感受到培养学生阅读数学教材的重要性。然而数学教材不像语文书那样美文妙句,故事性、可读性强,它充满着符号、图表、图形等,并按照一定规则表达意义,交流数学思想,这就需要我们指导学生阅读数学教材。在实践中我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课前设置自学指导,引领学生整体阅读 预习不仅可以提高听课效率,而且能有效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初一新生学习初中数学处于起始阶段,培养良好的预习阅读习惯,能为以后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因此,我每天下午都会把第二天上课内容的自学指导写在小黑板上,便于学生上课前利用自习课进行自主学习。以前的预习就是让学生课下自己看看书、做做课后习题,比较笼统;而现在出示的自学指导很具体,针对性、可操作性都很强,便于学生理解教材,收到以下效果。 (一)提高课堂效率及容量 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一节时,针对课时内容给出以下自学指导:阅读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材79页到82页练习,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什么是方程?2、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3、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解?4、如何判断一个数是不是一个方程的解?5、82页练习的答案及以上问题的答案都写到预习本上。上课前,利用课间抽查几个小组的预习本,从中发现问题,在课堂上解决。在小组展示学习成果的过程中,教师只需根据学生反馈情况进行适时点拨引导即可,不但节约课堂时间,还能有效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此时再补充一些针对本节的练习题,大大提高课堂容量和课堂效率。 (二)、把抽象的数学定义转化为具体直观的表述 教材中有很多定义是举例式定义。如角的概念,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对顶角等概念,是以“像……的角叫……角”,这样的表述学生只通过对图形的感知获得对某个角的感性认识,为使学生的认知能具体化,我就出示以下自学指导:阅读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材6页到7页思考: 1、图5.1-10中有几条直线,这个图形怎样表述?2、图中∠1和∠5这两个角有公共顶点吗?它们都在哪两条直线的上方(同一方),都在哪条直线的同侧,这样的角叫什么,具有这样位置特点的角还有吗?……通过这样指导学生加深对图形的观察认识,在复杂图形中就比较容易找到这些角了。 二、课堂讨论点拨,深化阅读 课前的自学指导紧扣书本内容,浅显易懂,对知识深化不够,还需在课堂上进一步提出问题加以讨论。课堂教学中通过讨论,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开阔学生思路,而且也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提问的良好学习习惯。 如在学习“三角形中位线”时,课前学生已经预习本节内容,了解了三角形中位线定义及性质。课堂上我又让学生继续看书并以组为单位画图说明三角形中位线与中线的区别与联系。通过讨论学生得出它们联系是:都与边的中点有关;区别是中位线是两条边中点的连线,而中线是一边中点与这边所对顶点连线;中位线平行与第三边并等于第三边的一半,中线把三角形的面积分成相等的两部分。通过这样的讨论,学生对中位线定义中的关键字、词进一步加深印象,对性质的理解更加透彻。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学会看教材时,对数学教材中的定理进行咬文嚼字,逐字理解,同时能把几何语言、文字语言、图形语言进行互译和统一。同时学生也会模仿着想想本节知识还与以前所学的哪些知识有关,他们是什么?自己提出问题,并进行解答。既学习新知识又复习旧知识,不知不觉中自己把所学知识串起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也深化对教材的理解。如学习矩形时,课本中出现了一个关于直角三角形的定理即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我在检查学生的预习本时就发现有的学生在这定理旁边注了个相关链接有:①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②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当时我就表扬他,上课后我又当着全班人的面表扬他深入思考,举一反三,具有提出问题解决问的钻研精神。 三、课后交流反馈,总结阅读经验 俗话说“十指伸出不一样长”,学生的数学基础不同,阅读能力有差异,因此我每周一节自习课的时间组织学生交流阅读心得。通过交流大部分学生知道在阅读教材时把定义、定理、运算法则等重要内容用醒目记号标出;对教材的理解、体会、疑问标注在书上;善于从教材的例题、定理、法则……中得到启发;教材中的例题是否一题多解?对相关内容加以整理等。 数学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新知的过程。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