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彰显校园文化魅力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彰显校园文化魅力1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创设良好育人环境
----尤集中心学校2012年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2012-6-30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具有催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教育力量。本学年度,我校“以提升物质文化、规范制度文化、推进活动文化、丰富精神文化”为重点,把校园文化建设置于体现学校理念、学校精神、学校品位、学校特色的高度来积极构建,有效促进了学生健康成长,推动了我校的整体发展,彰显了校园文化魅力。在团结进取、民主合作的氛围中,圆满完成了本学年度各项工作任务。
一、加快校园环境建设,优化学校环境文化
本年度,学校在校园人文环境方面,着力营造 “三化” (绿化、净化、美化)工程。 一是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对部分学校教室、办公室的维修改造;更换了陈旧的学生课桌凳;完成完小“校园广播系统”、“校园安全安防监控系统”等设施设备,加快现代教育技术建设步伐,努力构建数字化校园。二是对校园的美化绿化进行统一规划,使其布局合理、规范,给人以整洁、美观之感。根据需要增添了宣传橱窗两个,从内容上重新设计了“校务公开栏”和“九年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宣传栏”。 三是不断优化校园音响广播系统,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坚持轻声播放经典名曲,让师生得到美的享受。充分利用班级图书角、班级黑板报、学校网站等校园文化载体,营造浓厚的经典古诗文诵读氛围。四是保持校园内所有教育活动、生活场所洁净。校园“三化”细化到班级,实行责任管理,开展评比活动。五是搞好学校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使学校周边环境安全、健康,避免不良风气、行为、文化对学生的身心侵害。让每位学生在精心设计与布置的校园环境中受到熏陶、感染。
二、搭建多彩展示舞台,构建学校活动文化
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血脉,是校园文化得以延续与发展的源泉,它不但为师生提供了展示才华、发展个性的舞台,还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还能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校充满生机与活力。使得在校园内形成了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人人是创造之人的文化氛围。
(一)广泛开展德育活动,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1、常规德育活动营造浓厚的德育文化氛围。首先是狠抓校风、班风、学风体建设,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活动,抓好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为此,全镇各校开展了以“创文明班级、树优良班风”为主要内容的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如中午红领巾广播、周一升旗仪式、每周主题班队活动等常规活动的开展,对学生进行了爱国教育、养成教育,努力在学生中形成爱党爱国、关心集体、尊敬师长、勤奋好学、团结互助、遵纪守法的良好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2、节日活动搭建广阔的德育平台。通过主题活动的开展,使校园文化建设落到实处,推进了校园精神文明的建设。三·八节,开展了第四届师德演讲比赛、“红色歌曲、爱国主义歌曲进校园”活动;清明节,各校开展了不同形式的纪念革命先烈活动,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第三届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儿童节,与尤集镇文广站、灵璧县艺术剧院等单位联合举办了“诵读国学经典美文,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首届经典诗文诵读汇报展演活动等。
3、品德学科教学充分发挥德育主渠道作用。为提高小学品德学科教学实效性,学校以课题形式,对小学品德课程与其它德育途径相结合的策略展开研讨活动,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学校结合品德学科有机结合经典诵读开展了“忠、孝、雅、诚”教育活动。同时,严格按照教学常规对各校品德教学进行监督管理,充分发挥了品德学科的德育功能。
4、加强养成教育。我校始终把养成教育作为德育的突破口,以礼仪教育为载体,按“在家是个好孩子,在校是个好学生,在社会是个好公民”的要求,根据小学生不同年龄特点和不同的知识结构,提出不同的要求。积极开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将养成教育转化为活动,落实到课程,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让师生的文明言行成为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营造出了和谐融洽的校园氛围。
5、积极组织多彩的学科活动。每学期定期开展作文竞赛、科技制作比赛、演讲比赛、安全教育、环保教育、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小组等活动,这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开阔了学生视野。
6、深入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以县局下发读本为主,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作了具体要求:着眼“熏陶”,注重“感悟”即以激发兴趣、内化行为、陶冶情操为目标。虽提倡探究但不求甚解,只求朗朗上口,熟读成诵、耳熟能详。承认个体差异,不求程度整齐划一。教师在操作中只有鼓励,没有责备。引导学生学习要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积少成多。各校开展了新颖有趣、活泼多样的表演形式,既有激情飞扬的吟唱,也有清纯儒雅的低诵,各年级同学通过配乐朗诵、情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