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理设计

我的教学设计 课题: 水循环 科目 地理 教学对象 高一学生 课时 1课时 提供者 韩李阳 单位 壶关县一中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其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2.了解陆地水体运动转化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 运用图解方法正确表示出水循环的全过程,绘制大洋环流模式简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加工地理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水循环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理念、发展的观点指导个人行为。 2.使学生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3.使学生树立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运动是物质的本质属性、是客观存在的观点。人类应认识物质的运动特性并做到趋利避害。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洋流和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从而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二、教学内容及模块整体分析 本节课是湘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水循环和洋流》第一课时。本节课所涉及到的内容标准是“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为了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各种相互联系的水体,并指出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为达标做好知识上的铺垫。教材第二部分通过图文和活动设计,详细介绍了三种水循环,其中以海陆间循环为主,接着,以活动形式说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过程所产生的影响,最后从各个方面不同角度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根据“标准”要求,学生对于“水循环示意图”不但要能“读”,而且还要会“说”、会“画”、会运用水循环的有关原理解决地理实际问题。 ? 三、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对自然界中的水循环已具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和知识基础,主要问题是学生还未上升到理性的层面上进行分析,而且自然界的水循环属于全球尺度和大尺度的地理现象,学生难以理解,需要教师创设适当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新知的建构。 ?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先用多媒体教学法读图分析,然后进行小组式讨论?主要采用自主学习教学法,该教学法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注重学生的独立钻研,又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落脚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其主要程序是:提出问题→进行分析(理论探究)→科学预测→实验探究→得出结论→深刻理解、实际应用。它不仅重视知识的获得,而且更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及方法,更加突出了学生的学,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学生活动为主,真正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思想。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 教学难点 水循环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播放MV长江之歌 ? 倾听? ?利用多媒体画面,设计悬念,导入新课,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有效调动学习兴趣,激发兴奋点,唤起求知欲及参与意识。 教师提问 1. 结合歌词说出地球上的水体类型? 2.根据歌词“你从雪山走来”、“你向东海奔去”分析说明存在于海洋、高山、长江等空间的水体之间的联系 学生分组讨论并得出结论。 请同学们思考绘出地球上水循环的示意图,请1—2名同学到黑板上绘图,其他同学在座位上自己绘图。 通过学生参加讨论,让全班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 ?放投影图水循环的示意图 ? ?同学们绘出的水循环示意图是否正确、完整?地球上的水循环有哪些主要环节? 通过学生绘图和读图,加强直观教学,使学生在绘图和读图的过程中从图上自主获取有关水循环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发展形象思维能力。 ? ?播放关于水循环意义音像 ? 学生分组讨论并得出水循环意义 使学生在看听的过程中自主获取有关水循环的意义,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发展形象思维能力 组织学生进行当堂训练 学生根据导学案上的达标题,进行当堂有针对性的训练。 通过当堂训练,让学生们把知识和应用联系起来,培养思维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布置相关的作业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记下课堂作业 让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做到心中有数,并争取让学生通过知识点和方法的总结形成知识网络。 七、教学评价设计 ?1、课堂内的评价 (1)教师评价 教师在在课堂上注重学生是否上课认真、积极回答问题、是否有进步、学习是否积极、是否有创造性、学习习惯等方面进行评价,并对学生及时的鼓励和表扬,让学生在课堂上也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更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持续。 (2)自我评价 让学生在是否上课认真、积极回答问题、学习是否积极、知识是否理解等方面进行评价。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