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晚期早产儿课件-打印
北京协和医院儿科
晚期早产儿
接近足月儿
late preterm
near term
marginally preterm
moderately preterm
mildly preterm
2005年美国国家儿童健康与人类发展研讨会建议:将胎龄34-36+6周的新生儿命名为“晚期早产儿”
week
0/7
34 0/7
36 6/7
416/7
Late Preterm Infants
Preterm
Term
Postterm
晚期早产儿占早产儿总数的72%。
误区:病情稳定者与足月而类似,其护理和治疗容易被忽视。
实际情况:晚期早产儿的近远期并发症并不少见,死亡率高于足月儿,需要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
单胎早产儿的胎龄分布
March of Dimes Perinatal Data Center, 2005
早产儿出生率呈上升趋势,晚期早产儿成为
早产儿人群中增长最快、人数最多的群体。
占所有单胎早产儿的3/4;占所有活产儿的7.5% (2003)?19.5% (2006)
1992-2003年间,美国早产儿出生率增长了31%(9.4%→12.3%),而晚期早产儿增长达40%
(6.3%→8.8%)。
Late preterm
(34-36 wks)
辅助生殖技术的推广应用使多胎率增加。
产科技术的发展、加强孕期监护和干预,对高危产妇能早期识别,使晚期早产儿数量增加。
选择性剖宫产率增加。
美国:
新生儿死亡/1000 活产儿
34-36 weeks = 4.1
37-41 weeks = 0.9
婴儿死亡/1000 活产儿
34-36 weeks = 7.7
37-41 weeks = 2.5
Arnon, et al. Paediatr Perinat Epidemiol, 2001
晚期早产儿常见并发症有呼吸窘迫、呼吸暂停、低血糖症、低体温、黄疸及喂养困难。
回顾性研究调查:2.6万晚期早产儿和37.7万足月儿,前者并发症发生风险是后者的7倍(22.2%vs.3.0%)。
Wang, et al. Pediatrics, 2004
Wang, et al. Pediatrics, 2004
7家医院1998-2000年间出院时仍存活的33276名新生儿,发现4.4%的晚期早产儿在2周内再次入院。再入院原因主要有:黄疸(71%)、可疑败血症(20%)、喂养困难(16%) 。
1991-1999年间出生后未入住NICU的晚期早产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而再入院的风险比足月儿高2-3倍。
晚期早产儿再入院风险
充分认识晚期早产儿的各系统常见并发症;
密切监测各系统并发症的发生;
防治出院后的再入院。
呼吸系统并发症
胚芽期(3~6w)
假腺体形成期 (6~16w)
小管形成期(16~24w)
终末囊泡期 (24~36w)
肺泡期(36w~足月)
气道直径增加
原始肺泡开始形成,肺泡-毛细血管屏障变薄
肺泡上皮I、II型细胞开始分化
肺表面活性物质开始生成
肺表面活性物质不足
肺Ⅱ型细胞于胎龄22-24周开始合成
28周时开始加速产生肺表面活性物质库
34-35周合成迅速增加并进入肺泡表面
肺结构发育不完善
处于终末囊泡末期和肺泡初期。
开始形成原始肺泡并进一步成熟。
出生时5千万个肺泡,成年时约3亿肺泡。
仅30-65%晚期早产儿肺发育成熟,对宫外环境的适应性反应有限:
肺结构和功能的不成熟
肺内液体吸收延迟 PS相对不足 气体交换不充分
呼吸窘迫
心血管发育不成熟 肺小动脉对低氧敏感
PDA PPHN
呼吸窘迫
发病率4?7%(足月儿1?2%)
原因: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对低氧耐受差,中枢化学感受器不敏感,肺组织刺激性受体不成熟,迷走神经兴奋性偏高,上气道肌肉张力低,低体温,低血糖
发病率10%(足月儿3?5%)
危险因素:胎龄小,剖宫产,男婴,巨大儿
哮喘家族史,母亲糖尿病
不同分娩方式对发病率的影响
择期剖宫产 产程发动后剖宫产 阴道分娩
35.5/1000 12.2/1000 5.3/1000
多在生后6h内发生呼吸增快60/次,具有自限性,多在72h内缓解。
晚期早产儿TTN可出现较迟(生后12-24h);重症需40%氧气吸入,个别甚至需要辅助通气。
X线征象
33-34 weeks 22.1%
35-36 weeks 8.3%
37-42 weeks 2.9%
RDS症状出现较迟,一旦出现较为严重,需机械通气多,且上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