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2《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学反思.docVIP

历史必修2《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学反思.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必修2《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学反思

历史必修2《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学反思 尽管我很不愿意承认,也很不愿意坦白,但我不得不实话实说:虽然从2007年秋季课程改革开始,高中历史课内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依然有不少学生觉得高中历史课内容比较闷,不喜欢学历史。为了增加“人气指数”,我想了很多办法,找了很多帮手来充实我的课堂:音乐、电影、图片、朗诵、写板书、竞赛、奖励、……经过实践表明,确实能增加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通过感性材料,加深学生对历史的理解。但是,这依然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的学习还是被动的接受、记忆知识的过程。这种单一、陈旧的学习方式并不能体现新课程下的教学理念,我仍然在传统与新课程中间徘徊。 新课程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求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课堂成为学生的T型台,把学习真正变成一种愉快的生命体验,我决定要大胆尝试一下。 历史必修2第四单元第1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这一课的历史距今并不遥远,而且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可利用的课程资源非常丰富,我决定让学生自己去试试,自己查资料,自己获得,并在课堂上充分展示。 于是在课前布置预习时,把学生按照衣、食、住、风俗习惯分成四个组,每个组又按照近代和解放以后分成两个小组,然后分头去查找反映生活变化的历史资料(包括从互联网上搜寻资源,整理历史资料,搜集文物资料及访问长辈等)。上课时,让每个组的代表分别展示本组的劳动成果。于是我就撒手不管了,当时心想:到时候肯定讲的乱七八糟,不过,也可以借机知道他们到底有多少本事。结果比我预想的要好的多,有不少令人惊喜的地方。 学生的潜力真的是无限的,当学生交给我他们搜集的有关近现代中国人生活变化的一张张图片时,我感到了惊喜。在导入新课时,我利用学生找到的一组从20世纪初中国传统婚礼的照片到30年代大城市兴起的西式的婚纱照,从解放后50、60年代朴素的结婚照到70年代富有“文革”色彩的结婚照和结婚证,从改革开放后80年代西式婚纱照的复苏到21世纪初所谓具有“后现代主义”风格的个性婚纱照,这一幅幅的照片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引起了他们无限的遐想。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我费了好大劲才让课堂安静下来。我趁机因势利导,“这百年婚纱照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近代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那为什么中国的物质生活与习俗在近现代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具体哪些方面都有变化呢?我们是否能通过本课的学习总结出变化的特点呢?下面让我们进入本课的学习,寻找上述问题的答案。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现在,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与习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课从两个方面描述了这一变化。第一目“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描述了我国近代大城市人们在衣食住与风俗习惯方面的变化。按照事先安排好的,让衣、食、住、风俗习惯四组中查找近代资料的小组选派代表上台分别展示他们的劳动成果。 “衣”组:他们把搜集到的资料以幻灯片的方式呈现给大家。从清朝的官服到改良的长衫,从西方引进的西服到孙中山先生自创的“中山装”,从满清女子的宫廷服饰到民国时期不断改良的各式旗袍以及西方的女式洋装,处处体现了一种变化。 “食”组:采取文字介绍的方式,叙述近代以来城市人们饮食的日益丰富,他们还找到了一个李鸿章宴请外国公使的故事,以此来表现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住”组:他们先展示了几幅中式建筑的图片,然后由展示了几幅西式洋楼的图片,以此来说明中西建筑风格的不同。最后又找了两张近代中西合璧建筑的照片来体现这种变化。 “风俗习惯”组:这个组的资料似乎不如前三个组好找,他们只是利用书中介绍的资料,并没有带来新鲜的信息。 总的来看,学生利用网络查找资料的水平较高,有些资料是我找不到,可是又很想获得的。 第二目“新中国的新生活新风尚”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但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而且正朝着建设小康社会的方向前进。该轮到四组中查找解放后资料的小组选派代表上台展示了。由于解放后的历史距离今天更近了,同学们的资料真是丰富多彩。 “衣”组:有位同学拿来了他家从50年代到新世纪的不同阶段的“全家福”,让大家大开眼界。这些照片不仅反映了建国50多年来中国老百姓生活的巨大变化,还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如:“文革”时期全家老小统一整齐的服装和手中的语录及胸前的毛主席像章。 “食”组:同学们纷纷出力,把家里计划经济时代保存的各种票证给大家展示了一番。这可是这些90后出生的孩子们所没有经历过的。 “住”组:这位被选派的代表把从自己出生以来历次搬家的情况给大家介绍了一下(从平房到30平米的独单,再到现在100平米的宽敞明亮的大偏单),以此来表明生活越来越好了。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6031115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