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江西省九江市七校201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VIP

精品解析:江西省九江市七校201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题,共50分) 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谈及周代的某制度时说:“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于天,争乃不生。”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 A.该制度是指周的分封制 B.该制度带有神秘色彩 C.所谓“天”就是天理 D.该制度有利于秩序稳定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天”是指决定嫡庶身份的天命。材料中“定之于天,争乃不生”反映了宗法制有利于秩序稳定。故选D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宗法制 2.有位先秦思想家认为,“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由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 ) A.无为而治 B.兼爱非攻 C.以民为本 D.礼乐典制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材料的意思是:圣明的君主管之黎民的生产所得,一定使他们上能赡养父母,下能养活妻子儿女;年成好时能丰衣足食,年成不好也不至于饿死。材料体现统治者“君”对“民”的爱护,可以判定是儒家的主张,而A项是道家的思想,B项是墨家的思想,D项与题干内容不合。故选C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孔子和早期儒学 3.在分析刘邦与项羽胜负的原因时,刘邦的重要将领都武侯高起、安国侯王陵认为,“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项羽“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这反映出( ) A.分封制符合秦汉历史发展趋势 B.分封制平衡了中央与地方关系 C.分封仍是当时重要的政治观念 D.稳固统治须依靠满足部将利益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说明分封仍是当时重要的政治观念。故选C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分封制 4.“凡有司官私役使部民,及监工官私役使夫匠,出百里之外,及久占在家使唤者,一名笞四十,每五名加一等,罪止杖八十。”(《大清律例》)该规定主要反映了当时( ) A.赋役沉重 B.刑罚严酷 C.社会矛盾尖锐 D.人身控制严格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的大体含义是对官员违规使用下级仆役的各种情况予以严厉的惩处,由此反映出明清时代仆役除了要受到正常的差役之外还要经常受到官员额外的差遣,人身自由遭受极大的限制和约束,D项正确;A B C三项含义材料无法直接体现。故选D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大清律例》 5.乾隆时期显赫一时的巨贪和坤在乾隆帝逝世五天后就被嘉庆帝下谕宣布革职、下狱、抄家,还被列出二十条大罪,其中第十三条称:“昨将和坤家产查抄,所盖楠木房屋,僭侈逾制,其多宝阁及隔段式样,皆仿照宁寿宫制度。其园寓点缀,竟与圆明园蓬岛、瑶台无异,不知是何肺肠!”上述材料反映了( ) A.和坤生活腐化 B.皇权的独尊、至高无上 C.和坤犯上作乱 D.嘉庆帝励精图治和整肃纲纪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僭侈逾制”所举事例,反映出当时皇权独尊及君权至上的特点。故选B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皇帝制度 6.乾隆皇帝曾给英格兰国王乔治三世写过一封信。其中写道:“况西洋诸国甚多,非止尔一国。若俱似尔国王恳请派人来京,岂能一一听许?”这种状况开始打破于(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材料中“若俱似尔国王恳请派人来京,岂能一一听许?” 这种状况开始打破于《北京条约》的签订。《北京条约》的内容之一是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天津条约》规定各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故选B项。 考点: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国门洞开 7.太平天国政权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军政合一的政权机构;一度宣布废除私营商业。经营公营商业(后又恢复私营商业);实行“圣库制度”;设立诸匠营与“百工衙”。实行官营手工业制度。社会习俗上“废除买卖婚姻”,规定“凡天下婚姻不论财”。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 A.大大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B.是空想性与进步性的统一体 C.具有日益脱离广大农民群众的趋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