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训六 制动系统的检查
一、实训目的
掌握车轮轴承的检查、车轮轮胎的检查、盘式制动器的检查等作业。
二、实训仪器设备及用品
轿车一辆、车内三件套、翼子板布、前格栅布、三角垫块、拆装工具、举升机、轮胎气压表、深度规、数字万用表、扭力扳手、百分表、磁力表座、千分尺、挂钩、砂纸。
实训内容与步骤
任务一 车轮轴承的检查
车辆由“工位三”下降到“工位四”的安全操作
1.车辆降至中位
2.检查车轮有无摆动
抓住轮胎上下面,用力沿轮毂轴线方向晃动车轮,检查轮毂有无轴向摆动。
知识点:
轮毂轴向摆动的原因及诊断
(1)轮毂轴向摆动由轮毂轴承轴向间隙过大、悬架上下球节间隙过大引起。
(2)当出现轮毂轴向摆动量过大时,对制动踏板施加制动力,保持制动片与制动盘接触,此时再检查轮毂轴向摆动量,若摆动量没有变小,则轮毂轴向摆动是由悬架上下球节间隙过大引起;若摆动量明显变小,则轮毂轴向摆动是由 引起,应更换。
(3)用粉笔在轮胎和轮毂上划出记号,确保轮胎装配时正确位置,然后用气动专用工具按交叉顺序拆下轮胎。
3.检查车轮旋转时有无异常声响
转动车轮,检查轮毂轴承转动是否灵活、有无异常噪音。
4.预松车轮螺栓
5.拆卸车轮(左前)
6.取下轮胎
任务二 车轮轮胎的检查
1.检查车轮轮胎胎面
2.测量胎面沟槽的深度
3.测量轮胎气压
4.检查轮胎的密封性是否良好
5.检查钢轮是否损坏或腐蚀
注意事项:
1)检查轮胎时要旋转轮胎一周。
2)深度检查时,至少检查轮胎沿圆周的3个位置。
任务三 盘式制动器的检查(左前为例)
制动器制动片不拆下时的检查:
1.目视检查制动器摩擦片厚度 (内侧)
(1)用直尺测量外制动器摩擦片厚度。
(2)通过制动卡钳上的观察孔目测内侧制动器摩擦片厚度,要求内外摩擦片厚度没有明显的偏差。
知识点:一般情况下,内外摩擦片厚度偏差不大于10~15%,摩擦片厚度极限为不小于新片厚度的1/3。
制动器制动片拆下时的检查:
1.拆卸螺栓
拆下制动卡钳下面的导向螺栓,然后将制动卡钳上翻,并用专用工具将制动卡钳挂住。
2.固定制动卡钳
3.取下摩擦片
取下制动盘两侧的制动片,并清洁制动盘和制动片上面的灰尘。
4.清洁制动盘
5.测量制动盘的厚度
6.清洁摩擦片
7.测量摩擦片的厚度
8.检查制动器摩擦片的不均匀磨损
9.检查盘式转子盘磨损和损坏
使用百分表及磁力表座,在距轮盘外边缘10mm处固定百分表,保持百分表测量杆与轮盘垂直,转动轮盘一周,技术标准为轮盘摆动量≯0.05mm。
10.盘式转子盘厚度检查
用千分尺测量制动盘厚度,测量点选在距轮盘外边缘10mm、间隔120°处的三个位置,将最小值记录为轮盘厚度。
11.检查制动卡钳处有无制动液泄漏
12.安装制动摩擦片和制动卡钳
13.紧固螺栓
14.安装轮胎
15.安装车轮螺栓
16.预紧车轮螺栓
17.安装检查
注意事项:
1)摩擦片的厚度超过磨损极限,需更换。
2)更换新的摩擦片时,消声垫片和磨损指示板应一起更换。
3)制动液如果溅出或者粘在油漆上,需立即用水冲洗。
4)注意不要把内侧和外侧摩擦片装反。
知识点:更换新制动片
(1)当摩擦片厚度接近更换标准、需更换时,更换的原则为左右两轮同时更换相同材质的新片。(新前片摩擦材料厚度为11mm,新后片摩擦材料厚度为9mm)
(2)在新更换的摩擦片背板上涂抹制动器专用高温润滑脂,然后安装新的消音垫片和摩擦片指示板。
(3)用专用工具或手锤柄将制动分泵活塞推到摩擦片厚度最大的极限位置。
(4)将制动盘表面、摩擦衬片表面清理干净,确保表面无润滑脂和制动液等。
(5)安装制动卡钳,按规定扭力数上紧导向螺栓。
四、实训要求
1、安全注意事项
(1)注意人身和机件的安全,不了解的先了解后动手,特别是注意在车底下工作时的人身安全。
(2)未经许可,不准扳动机件和乱动电器按钮开关。
(3)注意防火。
(4)认真接受实训前的安全知识教育。
2、操作注意事项
(1)注意机、工、量具的正确使用。
(2)两柱举升机的升降操作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
(3)严格按维护技术规程、操作工艺要求进行作业。
(4)需调整的部位,应按出厂技术数据或技术规程规定的数据进行调整。
(5)注意拧紧螺钉、螺母、螺栓的顺序,有规定力矩要求的,必须用扭力扳手拧紧。
(6)车底作业应挂牌示意。
(7)保持实训场地的清洁整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iTRAQ定量蛋白质组学试卷.ppt
- bob尽致北京国际财源中心价值体系整合沟通案104页试卷.ppt
- EAM理论及在电厂的应用20071208试卷.ppt
- E2K714PermissionsandRecipientManagement试卷.ppt
- 钢筋笼吊装专项施工方案讲义.doc
- E2K712EndUserIWExperience试卷.ppt
- ISS智能节油型品鉴赏_技术讲解试卷.ppt
- 房地产建安业营改增概览.ppt
- E1-六面体网格划分V11试卷.ppt
- E_中信御园_推售及价格策略方案(终稿)试卷.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