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2
第四章 食品的低温保藏
3
第四章 食品的低温保藏
概述
第一节 食品低温保藏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食品的冷却与冷藏
第三节 低温气调贮藏
第四节 食品的冻结与冻藏
第五节 冻制品的包装和贮藏
4
概述
冷冻食品和冷却食品
冷冻和冷却食品的特点
低温保藏食品的历史
10
冷冻食品和冷却食品
冷冻食品又称冻结食品,是冻结后在低于冻结点的温度保藏的食品
冷却食品不需要冻结,是将食品的温度降到接近冻结点,并在此温度下保藏的食品
冷冻食品和冷却食品可按原料及消费形式分为果蔬类、水产类、肉禽蛋类、调理方便食品类这四大类。
11
冷冻和冷却食品的特点
易保藏,广泛用于肉、禽、水产、乳、蛋、蔬菜和水果等易腐食品的生产、运输和贮藏
营养、方便、卫生、经济
市场需求量大,在发达国家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发展中国家发展迅速
12
1775年
库仑利用乙醚蒸发使水结冰。
布拉克提出了潜热的概念,
并发明了冰量热器
1809年
美国人发现了压
缩式制冷的原理
1824年
德国人发现了吸
收式制冷的原理
1834年
波尔金斯造出了第一台用
乙醚为制冷剂的蒸气压缩
式制冷机
1844年
约翰.高里制成了世界上
第一台制冷和空调用的
空气制冷机
1858年
尼斯取得了冷库设
计的第一个美工
专利
1859年
卡列设计制造了
第一台氨水吸收
式制冷机
1874年
皮特采用二氧化
硫作为制冷剂
1875年
林德设计成功
氨制冷机
20世纪
以后,制冷技术
有了更大的
发展
低温保藏食品的历史
1910年
马利斯·莱兰克
在巴黎发明了蒸气
喷射式制冷系统
1918年
科普兰
发明家用冰箱
1919年
美国芝加哥兴建了
第一座空
调电影院
1930年
出现了舒适性
空调列车
绪论
二战的军需,极大地促进了美国冻结食品业的发展。
战后,冷冻技术和配套设备不断改进,出现预制冷冻制品、耐热复合塑料薄膜包装袋和高质快速解冻复原加热设备,冷冻食品业成为方便食品和快餐业的支柱行业。
20世纪60年代,发达国家构成完整的冷藏链。冷冻食品进入超市。
冷冻食品的品种迅猛增加。冷冻加工技术从整体冻结向小块或颗粒冻结发展。
15
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因外贸需要冷冻蔬菜,冷冻食品开始起步。
80年代,家用冰箱和微波炉的普及,销售用冰柜和冷藏柜的使用,推动了冷冻冷藏食品的发展;出现冷冻面点。
90年代,冷链初步形成;品种增加,风味特色产品和各种菜式;生产企业和产量大幅度增加。
16
第一节 食品低温保藏的基本原理
概述
低温对微生物的影响
低温对酶活性的影响
低温对非酶作用的影响
17
概述
食品原料有动物性和植物性之分。
食品的化学成分复杂且易变。
食品因腐烂变质造成的损失惊人。
引起食品腐烂变质的三个主要因素。
18
一、低温对微生物的影响
微生物对食品的破坏作用。想一想?
微生物在食品中生长的主要条件:
水分结合状态和过冷状态
介质(pH值、营养物)
贮藏期
温度 分类 最低温度举例 低温的作用
降温速度
交替冻结和解冻
19
微生物类型
温度℃
最低
最适
最高
嗜冷微生物
-7~5
15~20
25~30
嗜温微生物
10~15
30~40
40~50
嗜热微生物
30~45
50~60
75~80
微生物按生长温度分类
20
部分微生物生长和产生毒素的最低温度
微生物
最低生长温度℃
产毒素最低温度℃
食物中毒性微生物
肉毒杆菌A
10.0
10.0
肉毒杆菌B
肉毒杆菌C
---
肉毒杆菌D
3.0
3.0
梭状荚膜产气杆菌
15~20
---
金黄色葡萄球菌
6.7
6.7
沙门氏杆菌
6.7
不产外毒素
粪便指示剂微生物
埃希氏大肠杆菌
3~5
产气杆菌
0
大肠杆菌类
3~5
肠球菌
0
21
低温对微生物的作用
低温可起到抑制微生物生长和促使部分微生物死亡的作用。但在低温下,其死亡速度比在高温下要缓慢得多。
一般认为,低温只是阻止微生物繁殖,不能彻底杀死微生物,一旦温度升高,微生物的繁殖也逐渐恢复。
22
降温速度对微生物的影响
冻结前,降温越迅速,微生物的死亡率越高;
冻结点以下,缓冻将导致剩余微生物的大量死亡,而速冻对微生物的致死效果较差。
23
二、低温对酶活性的影响
酶作用的效果因原料而异
酶活性随温度的下降而降低
一般的冷藏和冻藏不能完全抑制酶的活性
24
三、低温对非酶因素的影响 (反应速度)
各种非酶促化学反应的速度,都会因温度下降而降低
25
第二节 食品的冷却与冷藏
一、冷却的目的
二、冷却的方法
三、冷却过程的冷耗量
四、冷却速度与冷却时间(自学)
五、气调贮藏
六、冷藏中的变化及技术管理
26
一、冷却的目的
植物性食品的冷藏保鲜
肉类冻结前的预冷
分割肉的冷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试卷.ppt
- 骨科病人的出院指导讲义.ppt
- 骨科病人的一般护理讲义.ppt
-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5章触发器试卷.ppt
-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第一节电阻和电阻器+flash(第二课时)讲义.ppt
- “三违”的危害性案例.ppt
- 骨科护士讲义.ppt
- 骨科疾病的生物力学相关知识上穿讲义.ppt
- 骨科生物支架讲义.ppt
- 《家具设计教程》第二教学单元试卷.ppt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哈通信: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证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宏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024 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pdf
- 品创控股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2024.pdf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361度国际有限公司二零二四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西能源:2024年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