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讲
第六讲
人际关系与沟通艺术
如果一个人,所有人都憎恶,那么他是可恶的;如果一个人,所有人都喜欢,那么他是可怕的;如果一个人,有80%的人喜欢,所余的人讨厌,那么他是可爱的。
——柏拉修斯
天堂与地狱里的人都用一双很长的筷子吃饭,但最后地狱里的人都快饿死了,而天堂里的人们都过得很幸福。
为 什 么?
地狱的人只喂自己所以喂不进嘴里;天堂的人相互喂,大家都吃的很开心。
故事:
人际交往的重要性:1+12
从内心讲,人人都渴望交往,人与人交往具有很多意义。
启示:
一、什么是人际交往
1、人际交往也称人际关系,是个体与周围人之间的一种心理和行为的流通过程。人际交往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反映着人们寻求满足需要的心理状态。
从动态讲,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一切直接或间接的相互作用,但都超不出信息沟通与物质交换的范围;
从静态讲,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动态的相互作用形成的情感联系。
2、我的观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己的关系
3、囚徒困境理论
二、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亚里士多德说:“能独自生活的人,不是野兽,就是上帝。”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几乎每天都要和他人打交道。
有人估计,个人每天除8小时睡眠以外,其余16个小时候中有70%的时间是在进行了人际交往。
各种各样的科学研究已经证明,如果一个人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打交道,不管你从事什么工作,不管你的职务是什么,你都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走完了85%左右的行程,而在取得自己的幸福方面,已经有了99%的把握。
人际交往构成了每个人人生的主要内容,个体是在复杂的人际交往中不断成长与发展的;
事业成功、生活幸福也是以人际交往的成功为前提的。
人际交往的成败对人的影响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三、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
1、表层因素
空间距离(远亲不如近邻)
交往频率(来往密切关系更近,如麻友
们、恋人们)
仪表风度(得体的仪表使人更具魅力)
2.深层因素
个性品质:人的气质类型、性格特点
等。最重要的是人品
特点相似:有共同语言,容易产生共鸣
特点互补:更能彼此倾慕,关系稳定长
久。如夫妻、同伴等。
3、心理效应
首因效应(primacy effect):又称第一印象。
近因效应(recency effect):在人际交往中,由交往对象的最近信息所形成的印象,称为最近印象,由其产生的心理影响称为近因效应。
光环效应(halo effect):也叫晕轮效应,是指我们看到一个人具有一些我们喜欢的特征,就会倾向于认为他也具有其他我们所喜欢的特征。反之亦然。
刻板印象(stereotypes):是指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人或事物形成的一种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也叫社会刻板印象。如科学工作者严谨但缺乏情调,从事体育运动者则“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西方人开朗而东方人含蓄等。
4、人际关系的状态
四、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类型
一是积极型。这类学生大都性格开朗,行动积极,对交往表现出较大的兴趣和热情,大都热心参与集体活动。
二是被动型。这类学生在观念上比较开放,主张积极交往,但在行为上不主动,怕耽误业务学习,多是被动卷入交往。
三是沉静型。这类学生多数性格内向、孤僻、少言寡语、不善交往,只保持和少数人交往和接触。
特点
1、喜欢与人交往、渴求友谊。
2、重视与异性的交往。
3、交往具有社会性。
4、强化了交际的平等、民主观念。
5、交往过程注重效率。
6、交往目的具有价值意识。
五、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的重要性
第一、人际关系影响大学生之间的群体凝
聚力和学习效率。
第二、人际关系影响个体的个性发展。
第三、人际关系影响青年学生的身心健康。
六、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技巧
(一)让人喜欢的技巧
(二)化解矛盾、避免冲突
的交往技巧
让人喜欢的技巧
1、修炼自己良好的个性
积极:个性积极者乐观开朗,豁达大度,与之相处,如沐阳光,自然令人感到愉悦畅快;个性消极者悲观阴沉,多疑狭隘,与之相处,如顶乌云,必定令人感到忐忑压抑。
自信:自信的人宽容大度,容易相处。自大者令人反感,自卑者易受伤害的脆弱自尊令人无所适从,且容易导致摩擦。
积极
自信
2、遵循“三A”
原则 :
接受(Accept)
赞同(Agree)
赞美(Admire)
3、尽可能满足他人自尊的需要
(1)记住别人的名字和一些私人信息。
(2)谈论对方感兴趣的话题。
(3)对别人真诚地感兴趣,做一个好的听众。
4、密切与他人的人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