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的内涵及其培养综述.ppt

第一讲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的内涵及其培养综述.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讲 人文与科学素养的内涵及其培养; 一、袁正光的人格素质论;袁正光的四大人格素质:;第一,科学素质。认知和处理客观世界的素质,理性的素质,讲事实、讲规律、讲原理,它的价值判断标准是真。 第二,艺术素质。即情感素质,认知和处理情感世界的素质,感性的素质,讲感觉、讲情感、讲形象,它的价值判断标准是美。 ;*;*;*;*;*;*;文学之情 音乐、美术之美 史学之境 哲学之思 伦理道德之善 ; 古往今来,优秀美好的文学艺术开启着人的智慧,净化着人的灵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一段温馨的情感,“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这是一幅心灵的诗画,“长歌呤松风,曲尽河星稀”,这是一种心境的浪漫 。 文学艺术通过对美的创造和追求,以美导善,以美促真,将美的特性与原则,诸如崇高之美、理想之美、高尚之美、善良之美、真实之美等等,借助于文学艺术同现实社会生活间的广泛联系和渗透,而影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由此派生出文学艺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其它价值与功能,包括它的娱乐的、教育的、政治的、经济的、道德的种种功能与作用。 ; 一个有广泛的精神情感世界的人,可以从天地宇宙之间,从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感受到美好,感受到快乐。因而他的快乐与幸福,并不是一定只能来自对于金钱、权位、财富的占有享受。 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豪情壮语的范仲淹,也曾写过《苏幕遮》这样感悟大自然而情感细腻的诗词: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菲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2、音乐、美术之美 ;3、读史之境;(3)以史为境。情感回归。 “念天地之悠悠,独沧然而涕下”的那种岁月情愫与历史情感呢?你看那楚汉相争,项羽兵败乌江之时,那英雄的末路,壮士的悲歌,让人久久不能释怀,故而有人说“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也有人说,“为草当作兰,为木当如松”。你又看那一世英才卧龙孔明,虽然“功成三分???,名成八阵图”,但终还是壮志难酬,“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巾!”这是怎样一种历史情感,怎样的一份历史感叹呢? ;4、哲学之思;5、伦理道德:求善;*;*;*;*;*;*;*;*;*;*;*;*;*;*;*;*;*;*;*;*;*;*;*;*;*;*;*;*;*;*;*;*;*;*;*;*;*;*;*;*;*;*;*;*;*;*;*;*;*;*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