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刘竹博士-GreenpeaceUSA.pdf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刘竹博士-GreenpeaceUSA

1 1关大博 博士 英国利兹大学副教授,英国剑桥大学圣艾德蒙顿学院资深研究员、经济学教学主任。他在环境、 经济、地理方向的优质期刊杂志发表过近 50 篇学术论文,并在《自然》、 《科学》杂志多 次发表通讯及受邀评论。他曾两次获得里昂惕夫奖第一名(2012,2013), 《环境科学与 技术》(Environmental Science Technology)杂志年度最优文。他是联合国政府间 气候变化委员会气候第五次变化报告(IPCC 5th Assessment Report)主要撰写人。 刘竹 博士 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可持续发展科学项目 Giorgio Ruffolo 学者,致力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和应对气候变化的低碳发展路径研究。在《自然 - 气候变化》、《美国科学院院刊》等杂志 发表多篇学术论文,曾受邀《自然》杂志发表专题评论《中国低碳发展路线图》。 报告编著者简介 2目录 主要研究方法 2.1 排放源清单建立方法 2.2 基准排放情景设定 2.3 CMAQ 空气质量模型 2.4 控制措施的减排效果 4.1 当前 PM2.5 浓度评估 4.2 基准情景下未来二十年浓度 变化趋势 3.1 京津冀地区 PM2.5 组分分析 3.2 京津冀地区 PM2.5 的来源分析 3.3 北京地区 PM2.5 的来源分析 3.4 天津地区 PM2.5 的来源分析 3.5 河北地区 PM2.5 的来源分析 京津冀 PM2.5 污染源 解析结果 基准情境下 PM2.5 浓度 趋势预测 研究背景 摘要 京津冀地区 PM2.5 浓度 达标应对策略 结论 11 5 39 45 53 40 42 15 23 16 18 19 20 24 25 29 32 34 3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PM2.5 背景知识 附录 2: PM2.5 化学组分其他附 图及说明 附录 3:分行业减排措施列表 55 56 57 59 4 5摘要 研究背景与目的 近年以来,中国一些重点区域的空气污染问题及其造成的巨 大公众健康损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对以京津冀等地区为代 表的重点地区的大气污染治理也成为各级政府部门主要的工 作议程。2013 年 9 月,国务院出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 划》,提出采取综合措施减轻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重点 区域大气污染状况,环保部随后也发布了《京津冀及周边地 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力图在 2017 年 将京津冀地区 PM2.5 浓度降低 25% 并将北京市细颗粒物浓 度控制在 60μg/m3( 微克每立方米 ) 的水平。 如果按照 PM2.5 浓度每五年下降 25% 的速度,京津冀地区 估计将在 2030 年左右才能达到 35μg/m3 的国家标准。 从中央到地方已有了明确而坚决的近期目标,但公众对自身 生存环境的要求日益迫切;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尚且缺乏对 PM2.5 排放构成的部门分析,对“未来浓度趋势怎样?如何 降低 PM2.5 排放?”“减多少才能达到空气质量标准?” 以及“是否能提前达标?”这样一些关键问题的回答仍然十 分模糊。当前解决 PM2.5 污染仍面临严峻挑战。不同地区 PM2.5 污染的治理需要以该地区 PM2.5 污染来源研究为基 础。从 2012 年底开始,绿色和平与英国利兹大学关大博教 授合作开展京津冀地区 PM2.5 污染来源及对策研究,并在 2013 年供暖季结题。 本报告是国内第一份全面分析京津冀地区 PM2.5 污染来源, 并评估 2022 年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达标可行性的报告。本 报告的发布不仅仅为了唤醒公众和社会对京津冀地区 PM2.5 污染状况的关注,更直接作用于决策者和利益相关方,为切 实可行的降低 PM2.5 排放提供依据和支持。 报告在收集了京津冀地区全行业排放源数据基础上,从行业 类型及燃料消费种类两个方面,研究了该地区 PM2.5 污染 来源,并通过空气质量模型,从排放源分布、污染物化学组 成等方面量化梳理京津冀地区重点污染行业及不同燃料对 PM2.5 污染的贡献。在此基础上,我们以京津冀地区空气质 量在 2022 年左右达标为情景,提出了区域减排力度建议, 并针对京津冀地区各自不同的经济、工业、能源结构和污染 源排放特点,分地区提出了最有效的 PM2.5 污染治理建议。 本研究力图回答以下问题: ● 京津冀地区当前 PM2.5 每年 ① 排放总量是多少?各类 排放源对大气细颗粒浓度的贡献是多少?哪些是重点排 放行业? ● 京津冀地区若想在 2022 年提前实现区域空气质量达标, 需要多大的减排力度?需要采取哪些重点减排措施? 研究方法: ①本研究中使用的是 2010 年的排放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