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虎守长安最新.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虎守长安 “城里守军二万不足,城外攻方二十万有余,按说是十个娃打一个娃,怎么还打不过……账还有另一个算法,城里市民男女老少不下五十万,全都跟‘二虎’的将士扭成一股坚守死守,要把那五十万军人民人全部饿毙……大约得到秋后了……” ——《白鹿原》 在陈忠实的小说中,记录了“二虎守长安”的故事。这个故事在《白鹿原》中只是寥寥数笔,但在西安的历史上,却留下惨烈的记忆。 1926年春的春天,匪首刘振华在吴佩孚,张作霖的支持下,纠集10万人进攻西安,刘镇华部队先抵西安城东,然后从城北、城南两个方向推进,至1926年5月15日,占领西郊三桥镇,完成了合围行动,西安从此陷入敌人的四面包围之中。 由于吴佩孚没有财力为镇嵩军提供军饷,刘镇华提出“就地征发”的办法,以“打到陕西去升官发财”号召官兵,所以镇嵩军所过之处,庐舍为墟,陕西各县人民惨遭劫掠。 而城内只有国民二军第二师师长李虎臣的四个团和第十二混成旅旅长卫定一的两个团,都因建制不全严重缺员,合计不足五千人,以及杨虎城有三个旅五千余人,加起来也不过一万人。 李虎臣和杨虎城都是重义气、轻名利之人,二人在守城战斗中精诚团结、通力合作、吃住一起,全军效法。二人还不分长幼、不呼名姓,因为二人名字中都有一个“虎”字,故互称“对点”,亲如弟兄。这两支部队都是守城的中坚力量,故后人称为“二虎守长安”。 因地形关系,东关战场从战争开始一直到胜利,始终是镇嵩军进攻的重点,镇嵩军在城外设置炮兵群,炮轰东关陕军阵地,并在城外掘地道多处,企图轰炸城墙。杨虎城部的一个营奉命担任东关防务,在城下挖掘堑壕,专门防御镇嵩军的地道偷袭,镇嵩军几次挖掘地道,都被陕军发觉。 在东关进行地道战偷袭时,镇嵩军还派出精锐,企图夺取南城制高点小雁塔。小雁塔由李虎臣部防守,镇嵩军集中重兵攻击,双方血战多日,镇嵩军先后占领小雁塔,但均被李虎臣组织敢死队夺回。 7月22日,镇嵩军在炮兵掩护下,以敢死队1000余人由东北城角架云梯登城。云梯上非常醒目地用白布写着“云梯第一名赏洋1000元,第二名赏洋800元,第三名赏洋500元”的标语,鼓励进攻。重赏之下,镇嵩军拼死攻城,甚至一度有十余名士兵爬上城楼,城内守军沉着应战,短兵相接,战况极其惨烈。杨虎城甚至将自己的卫队投入战斗。战斗从早晨6时开始,一直延续到下午5时,才把镇嵩军打退。 随着时间的推移,粮食不足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起初城里存粮尚多,到6月即告紧张。到了麦熟季节,刘镇华命令匪兵放火烧田,将城周10万亩小麦化为灰烬。9月以后,城里连杂粮都已告罄,居民不得不以麦麸、油渣、酒糟、野菜等为食,甚至皮革制品和一些药材也用来充饥。 更可怕的是在进入冬季后,西安城内军民面临着粮食极度缺乏的境地,所有可以吃的动物、皮革制品、中药铺的某些药材都被吃光。城内居民曾试图出城就食,却被刘镇华部机枪封锁了道路。在饥寒交迫之下,城内每天都有大批居民死亡。在围城期间,城内死亡军民共达5万多人。 李:“对点子(陕西方言,对同名者的爱称),弹药极缺,又无来源,咋办?” 杨:“打完了再说!” 李:“打完了咋办?” 杨:“用城墙上的砖打!” 李:“城砖打完了咋办?” 杨:“我们两人上钟楼战死!” 杨虎城为了防止刘镇华借用他母亲名义进行劝降阴谋活动(当时杨虎城的母亲尚住在蒲城原籍,蒲城守将缑保杰已经投降),就传令全军:凡有关他母亲的消息,任何人不得向他报告,违者杀无赦。后来,刘镇华又派飞机到西安上空抛撒大量传单,称“凡投降者,见官升级,是兵重赏。枪杀杨虎城、李虎臣者,各赏五万大洋,献此二人首级者,各赏十万大洋,若不投降,破城之日,要放抢七天,鸡犬不留。”然而,这些手段反而激起全城军民的守城决心和仇恨,在杨虎城等人领导下,全城空前团结,一致对敌,“当时啊,杨虎城被公认为是西安的灵魂,成了领导守城的核心人物。” 直至1926年11月28日,被围8月之久的西安城终于迎来冯玉祥解围援兵,刘镇华部逃窜。那一天,西安城四门洞开,军民欢欣不可言状。 关于西安之围,有人有过这样的描述:1926年11月28日,冯玉祥援军解围,西安重见天日。城内所见,树无皮,草无根,人无颜色,满目疮痍。守城期间,由于断粮,死难军民达5万多人。祭奠那日,西安城内,万人空巷,举城哀悼。次日,男女老少,负土筑坟,从草滩到西五路之间,肩担车拉,人流滚滚。两座坟茔所在之处,被命名:革命公园。纪念烈士,永志不忘。陕西人民为国民革命和北伐战争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正如杨虎城当时所说的16个字,“生也千古,死也千古;功满三秦,怨满三秦”。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自由职业者,从事文档的创作工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