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刑法摡说综述.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姓名;许霆案;内 容;绪 言;第一章 刑法概说;;第一节 刑法的概念和性质 ;2. 刑法的法律性质 与其他部门法比较,刑法呈现两个显著的不同点: 其一,调控范围的广泛性 其二,强制手段的严厉性 刑法是部门法的保护法,是最后一道防线。 刑法的谦抑性;第二节 刑法的创制与完善;79 刑法典;97 刑法典;单行刑法和刑法修正案;刑法修正案九;刑法修正案九;刑法修正案九;附属刑法;第三节 刑法的体系; 3、第三部分为附则,即《刑法》第452条,规定修订后的刑法典施行的日期以及修订后的刑法典与以往单行刑法的关系。 法律条文与法律规范的区分 一个法律条文可以包含两个以上的罪名的规定; 一个罪名可以由几个法律条文组成; “但书”:刑法第13条最后一句 “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一、解释主体 按解释主体对刑法的解释进行分类: 立法解释 司法解释:以判例引导,以成文形式直接解释 学理解释;以解释目标分类,可以分为: 主观解释:主张或者强调立法解释,追求立法原意或者立法本意; 客观解释:主张根据社会现实需要探寻刑法文本客观上所表现出来的意义。;根据具体的解释方法,可以作两个维度的分类 1. 从形式上对刑法条文的解释技巧分类: 平义解释、当然解释、扩大解释、缩小解释、类推解释和反对解释; 2.从实质上对刑法条文的解释理由分类: 文理解释、体系解释、历史解释和目的解释 3.解释的方法(理由)是无限的,只是形成特定概念的是常用的。 例如:盗窃罪是非法占有为目的,窃取他人占有的财物;而侵占罪是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拒不退还;或者将他人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拒不退还;;请问:非法取得死人身上的财物如何定性? (1)死者不可能占有,所以成立侵占罪; (2)死者(或者死者继承人)仍然可以占有,成立盗窃罪; (3)凶手取得,为盗窃罪;第三人取得,为侵占罪; ;包括:文理解释、体系解释、历史解释、目的解释 1. 文理解释:根据刑法用语可能具有的含义进行解释。 如358条强迫卖淫罪:强迫他人卖淫,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10年…… (四)强奸后迫使卖淫的; 是否包括女子强迫和男子发生性关系,而强迫男子卖淫的情况? 注:我国236条强奸罪: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 ;2. 体系解释:根据刑法条文在整个刑法中的地位,联系相关法条的含义,阐明其规范意旨的解释方法。 体系解释的意义: (1)妥当处理此罪与彼罪之间的区分; 例如:危险驾驶罪 是过失,还是故意 例如:诈骗罪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 学理上指出诈骗罪在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欺诈——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对方基于错误认识处分(交付)财产——行为人或者第三人获得财产——被害人遭受损失。;例如:强调“交付”的目的是:区别于盗窃罪(间接正犯) A. 甲在超市中,将一支昂贵的钢笔夹带在自己的衣服中带出来。 B. 甲在超市中,将一支昂贵的钢笔夹带在一件衣服中,交付了衣服的钱就出来了; C. 甲将一件便宜衣服的价码换到一件贵重衣服的价码上,售货员没有识别出来,将贵衣服便宜卖了。 D. 甲去乙家偷昂贵的西装,没想到乙4岁的儿子在家,就骗他说自己是乙的同事,是乙要他回来取衣服的,乙的儿子信以为真,让甲取走衣服。 E. 甲直接去敲乙家的门,乙家只有7岁的儿子在家,他骗乙的儿子说是爸爸的同事,令乙的儿子将乙的昂贵西装交付给甲。;(2)保持用语的统一性:同类犯罪中相同用语含义一致。 如237条第1款: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妇女或者侮辱妇女的,处…… 其他方法,仅限于与前面暴力、胁迫相当的方法。 (3)当然解释,也是一种体系解释方法。 如263条抢劫罪,第(六)项冒充军警抢劫的,处十年以上…… 是否包括真正的军警人员抢劫? 如227条倒卖车票、船票罪,那倒卖飞机票是否包括在内? 举重以明轻,是出罪;举轻以明重,是入罪。所以举轻以明重可能不符合罪刑法定原则。;司法考试复习中常见的当然解释有: 1.根据《刑法》第240条“拐卖妇女、儿童罪”的规定,以出卖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属于本罪的加重处罚情形,那么,以出卖为目的,抢劫、抢夺婴幼儿的行为,自然属于本罪的加重处罚情形; 2.根据《刑法》第264条“盗窃罪”的规定,既然盗窃银行金融机构和盗窃国家珍贵文物的行为已经被取消了死刑,那么,盗窃一般财物,即使数额再大,也不得判处死刑。;3. 历史解释:实质根据制定刑法时的历史背景以及刑法发展的源流,阐明刑法条文真实含义的解释方法。 历史解释常用的资料有: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