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的教学设计.doc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并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在实验验证“质量守恒”的过程中,培养归纳能力和实验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意义,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难点: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教学过程】
【引言】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有新物质产生,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吸收。那么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又有什么变化呢?这一节我们将从量的方面认识和研究化学变化,讨论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关系及其应用。
问题一 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有无改变
【提出问题】生锈的铁钉质量比原来的铁钉质量增加了,蜡烛燃烧后质量逐渐减少了……那么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会发生什么变化?增加,减少还是不变?
【作出假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后,总质量 。
【设计实验】
(1)参照课本P96页图4-13 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现象:在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中,滴入无色氢氧化钠溶液后,锥形瓶中产生蓝色沉淀,天平保持平衡。
反应表达式:硫酸铜(CuSO4) + 氢氧化钠(NaOH) → 硫酸钠(Na2SO4) + 氢氧化铜[Cu(OH)2]
结论:参加反应的硫酸铜和氢氧化钠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硫酸钠和氢氧化铜质量之和。
(2)参照课本P96页图4-14 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
现象:胶皮滴管中的稀盐酸滴入到小试管中的碳酸钙上,产生大量气泡,锥形瓶中的氢氧化钙溶液逐渐变浑浊,天平仍然保持平衡状态。
反应表达式:碳酸钙(CaCO3) + 盐酸(HCl) → 氯化钙(CaCl2) + 二氧化碳(H2O) + 水(H2O)
二氧化碳(H2O) + 氢氧化钙[Ca(OH)2] → 碳酸钙(CaCO3) + 水(H2O)
结论: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总和没有发生改变。
【板书】一、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即质量守恒定律。
【讨论与思考】 两个实验所得结果是巧合,还是具有普遍意义?(提示:想一想,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回答】
【板书】2.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原因: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即参加反应的各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因此质量也基本不变。
【学生活动】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完成下表。
从宏观和微观上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可归纳为五个不变、两个一定改变、一个可能改变。请在①元素的种类;②原子质量;③分子种类;④分子数的总和;⑤物质种类;⑥原子数目;⑦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⑧原子的种类等选项中选出正确序号填空。
一定变一定不变的可能改变的微观宏观【练习】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A2 +B2= 2C 中,“C”的化学式用A、B可表示 。
2、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有二氧化碳和水,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石蜡的组成中一定含有 、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
【例题】4.6g某物质R在空气燃烧后,能够生成8.8gCO2和5.4gH2O,请你分析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分析:我们可以用化学式表示该反应:R+O2→CO2+H2O,生成物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所以根据质量守恒原理,反应物中的碳、氢、氧元素质量应该和生成物中的质量分别相等。首先能够判断在反应物R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我们就要根据质量来算了:
m(C)=m(CO2)×ω(C)=8.8g×=2.4g;m(H)=m(H2O)×ω(H)=5.4g×=0.6g
故,氢元素与碳元素质量总和只有3g,而R中有4.6g,所以在该物质中氧元素就要占1.6g。
综合上述,该物质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过渡】学家历经200多年的艰苦探索才得以发现质量守恒定律。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这段化学史。
【学生阅读课本】 第97页“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
【练习】①1673年,英国科学家波义耳做了一个有名的实验。他将金属放在密闭容器里煅烧,煅烧后他立即打开容器盖进行称量,结果发现反应后的固体质量增加了。该实验导致波义耳未能发现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由于金属在煅烧时会结合________,所以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了。波义耳在煅烧后就打开容器进行称量,使外界的________进入容器 ,所以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也增加了。
②根据课本上“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内容,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波义耳的定量实验缺陷是在敞口容器里加热金属
B.拉瓦锡的成功在于他实验时想到了容器要密闭
C.科学研究既要有严谨的态度,还要有科学的方法
D.波义耳的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天津财经大学202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pdf VIP
-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法(全章)》PPT教学课件.ppt VIP
- 数字集成电路部分课后习题chapter11ex.pdf VIP
- 安全通信与安全通信标准EN50159.pdf VIP
- 消防安全管理方案.docx VIP
- 锂电池储能系统技术协议.docx VIP
- 四年级数学下册《每日一练》全52套.pdf VIP
- 2025年福建厦门海关口岸门诊部招聘检验检测岗8人笔试附带答案详解.docx VIP
-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pdf VIP
- DB37_T 4614.2-2023 “爱山东”政务服务平台移动端 第2部分:运营管理规范.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