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柏楠:搭建“天梯”的摆渡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张柏楠:搭建“天梯”的摆渡人.doc

张柏楠:搭建“天梯”的摆渡人   中国载人航天的发展历史会记住:曾经,有一个年轻人,在广袤的草原上等待着飞船归来;多年后,有一个中年人,在飞控中心日夜守护着飞船;不久前,还是这个人,在北京航天城打造着中国新一代飞船。   他的名字,叫张柏楠。他还有一个名字,叫中国航天人。   沉稳淡定,不善张扬,是许多身边人对张柏楠的印象。魁梧有型的东北汉子,尽管言语不多,但一提到“神舟”就表达欲上来了,且语速较快。每每说到自己,总是语焉不详,“航天的事、飞船的事一个人哪能成,这得成百上千人合作,真谈不到个人”。这位从神舟一号飞船便开始参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科学家,信奉搞科研就要多做少说甚至只做不说,用心做事过程的本身就是最大的享受。 张柏楠 著名空间技术科学家。1962年6月出生于黑龙江齐齐哈尔,1984年7月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固体力学专业。历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空间技术研究院工程组长、总体副主任设计师、总体室副主任、副总设计师、总体设计部副部长、总设计师,现为航天五院载人航天总体部科技委主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飞船系统总设计师,系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志在苍穹遨学海   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有一堵“中国航天英雄手印墙”。这里,就是中国载人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的家乡。由于工作的关系,张柏楠回家乡的机会不多,但是家乡的发展依旧牵动着他的心。   1962年6月,张柏楠出生在齐齐哈尔的一个普通干部家庭。在化工局从事化工研究的父亲和在冶金局从事会计工作的母亲为了三个孩子多读书,从他们并不多的收入中紧缩下一部分,专门用来购置各类书籍,家里的藏书数量达到了几百本。在那个年代里,有这种“家底”的人家并不多见,张柏楠养成的读书爱好也得益于家庭的熏陶。在小学时,偶然在父亲书柜中翻阅出一本“文革”前出版的《航空知识》,于是着迷了,爱不释手,浩瀚无垠的苍穹无疑令他憧憬。自此,他的整个中学时期都一直订阅《航空知识》。   “小时候看见飞机在天上飞,我就感到很神奇,越是神奇就越觉得飞机设计师们太伟大了!”早年,张柏楠就在自己的日记中写过自己的理想是设计飞机,从那以后,拼装飞机、汽车模型,用电脑做三维动画就是他的最大娱乐。跟如今设计宇宙飞船一样,儿时的张柏楠玩起喜欢的东西也经常忘了吃饭、睡觉。   全国恢复高考后,他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将所有的专业选项都青一色与航天航空有关,立志非此专业不学。有人说,他这种有自信、有主见和沉着冷静的性格,正是他后来走上飞船研制一个个重要岗位的重要铺垫,也形成了张柏楠独有的触“变”不乱、触“喜”不惊的“大将”风格。最终,他以优异的成绩跨进了国防科技大学的门槛。本科毕业时,为了尽快从事渴望已久的卫星设计工作,他不顾学校的一再挽留,最终他做出了一次积极的“放弃”,选择来到北京,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空间技术研究院攻读复合材料力学专业研究生课程。 戚发轫(右)与张柏楠   不管是读本科还是读研究生,张柏楠总是痴心于他的学业。在老师眼里,他是一个爱学的好学生,可在同学眼里他却“痴”得近乎于“呆”。对自己当年做出的选择,至今张柏楠还是那么坚定不移:“这条路走对了!”   1987年张柏楠研究生毕业以后,来到总体设计部六室,从事返回式卫星总装设计工作,不久又站到了航天飞船设计的第一线。1998年,神舟一号甫一研发,才36岁的他就担任了飞船系统副总设计师这一重要职务,主要负责结构验证。他主持和参与解决了“神舟”系列载人飞船正常运行、安全返回和出舱活动中的多项重大技术问题。当飞船研制遇到重大难题时,攻关小组的组长往往都是张柏楠。神舟四号返回时被发现舱内一氧化碳浓度超标,张柏楠作为技术工作的主管副总师受命带队攻关成功。神舟五号发射前,他提出并主持制定飞船系统载人放飞准则。“一切为载人,全力保成功”,所有的航天人都在为了这个目标而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而对于自己做出的贡献,他本人却只字不提,更愿意不为人知地默默做事。   神舟五号成功后,张柏楠从“中国飞船之父”戚发轫的手中接过帅印,担任载人飞船系统的总设计师、未来空间站的设计总管的重任。而戚发轫在评价他时,只微笑着说了一句话――“像我,比我懂得多。”张柏楠说,比其航天老前辈们,他只是“人生机遇比较好”;比起一些年轻人,自己只是比他们早些介入了飞船的研制。他还说,等到了老年,再回忆“神舟”,那才是最幸福的事……   肩担“摆渡”之责   2003年春节期间,一直忙碌的张柏楠晚上回家后,带着工作的疲惫进入睡眠,深夜一个急促的电话铃声把他惊醒,打来电话的是央视《焦点访谈》节目组的人员。从对方急切的口吻中,张柏楠得知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返航过程中爆炸坠毁,节目组希望他能马上赶到台里录制节目。事关重大,不能怠慢,张柏楠立刻起床,认真准备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