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踪照影”摄尽山之神韵.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鸿踪照影”摄尽山之神韵.doc

“鸿踪照影”摄尽山之神韵   继《吴山点点幽》为姑苏古城西郊太湖之畔一带连绵青山“塑像”后,杜国玲先生回望自己探访过的中华大地几十座大大小小、有名或无名的山岭,捧出了厚厚两册《鸿踪照影》,依然满怀着对群山峻岭的挚爱钟情,笔随行踪,影追心意,为走过历史烟雨的锦绣群山立照存影,摄尽山之神韵,洞察人世沧桑,透悟自然之道。钟情于山水的人,总比常人多一份超然的淡泊情怀。“鸿踪照影”间,我们看到一个忘我投入,全身心融入山野的身影,正如生态散文作家梭罗所言:“我相信,自然界有极为敏锐的磁力,只要我们放弃自我意识,跟着它走,就会步上正确的路途。”淡然舒缓的文字配合一幅幅精美的摄影作品,《鸿踪照影》不仅是一部散文游记,更是一幅元气丰沛、气象万千的山水长卷,一首感悟自然天真机趣的回旋心曲。   一、访踏山水湖滨,遍寻自然缤纷   德国心理学家布瑞特曾用水族缸做过一项试验,得出的结论给现代人一个重要提示,就是青山绿水的环境对人有镇定的效用和缓解心理压力的效果。有人把布瑞特研究的结果进一步延伸,便成了一套可行的大自然“山水治疗法”。而明人倪允昌说:“听瀑布,可涤蒙气;听松风,可豁烦襟;听檐雨,可止劳虑;听鸣禽,可息机心;听琴弦,可消躁念;听晨钟,可醒溃肠。”可见,所谓自然之声色是人最好的心灵净化器,我们不得不信。   对于自然,作者有着强烈的诉求,这不仅源于她炙热的探求之心,还来自她那对于自然虔诚般的向往与寻求自然本真的忘我之情。“在这样的地方,行走就是目的,在未知的前方,永远有一种神秘的期待和向往在吸引你,当你走向它的时候,就能获得快乐与平静。”杜国玲置身山水之中眼观其形色,耳听其声息,体悟其性灵,获得畅神的审美享受。“这大山空气清新,充溢各种原生植物的芳香和清气,心胸不知不觉打开,像海绵尽力吸取这无尽的空气维生素,身轻盈欲飘飞。”作者攀越国内近50座山峰,徜徉于群山苍翠的峰谷幽径之间,常常全然忘却了尘世功利烦恼,“人居千山之巅,身如芥粒,心似飞鸿,瞬间地角天涯,却又了无踪迹可循。”我们所处的时代要求我们适应于所谓的社会系统规则,我们戴上了各种繁杂的枷锁与面具,而于自然之中,我们才能放松身心,回归本然。因为自然界没有善恶,因此可以感受最原始生命的张力,生生不息、循环往复。   对于山水,作者有着极其敏锐细腻的感知。万物之色,无一不取自自然。天空之蓝,森林之绿,玫瑰之红,雪花之白,自然之美胜于万物。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中,织女下凡取丰收稻穗之色,为王母娘娘织就华彩服裳,万物之美均源于自然,神话亦能显现。作者在雪中天柱山看“竹林弯腰成瘦马,松杉白头变老人,玉树琼枝,好一派世外仙株寂寞林!”山野之色在她的笔端尽情绽放:“春天的时候,所有的森林都闪动明净的青春年华”,“黄色满天星般的野菊花,更鲜艳的大多野罂粟花,粉色殷红的野百合,还有蓝色、玫瑰红色的各种不知名的小花,夹杂在高大而广袤的野草丛中中,他们是大地朝向填空和所有踏上这块土地的人们绽放的微笑。”还有那些静静铺展于山林间的弯弯山道、默默伫立崖畔的袖珍小寺、悠然布列的古村陋巷,它们与山林是那样和谐,作者将它们摄入镜头中,更摄入心神深处。感悟自然山水之美,是人类审美最原始、最纯然的方式。《鸿踪照影》中的审美情怀已然不仅仅是逃避尘世喧哗,更是一种归于淳朴的悠然,是人生通达之后才有的至真性情。   二、穿越历史风尘,追寻山水人文   文人墨客怡情山水,登高望远,怀古幽思,留下一篇篇华彩文章。古往今来,一直如此。近代历史学家范文澜认为,中国文化中最明显的特征是史观文化,因为自古以来,世世代代对于祭祖都很重视,因此对于祖先的推崇,就导致了对于历史的关注。“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留给后人的是慨叹,是借鉴,也是百般的神秘莫测。山水之永恒,代表了生命的持久绵长,只有自然,方可与日月同岁。厚重的历史除却文字记载,也只能通过这些山之老者才能显现了。   “每一次进入,都是为了更好的出来,这一过程,是精神充电的过程,走入心灵空间的过程。”登山的过程无疑也是与底蕴丰厚的老者对话的过程,在《鸿踪照影》中,历史的繁华沧桑,山水的刚柔并济,娓娓道来,徐徐而至。李白隐居的司空山、老子筑台授经的终南山、朱元璋微时出家的大明山、李贺《梦天》慨叹的天门山、中国佛教之主惠能避险的梅关古道大庾岭……这些山峰虽并非座座闻名天下,但却因其独特的历史人文内蕴而别具风味。俯仰其中,作者并不是发思古之幽情,而是身临其境,由那些或完好或破败的遗迹中追怀历史烟尘中古人的心迹,试图还原他们真实的身形面影。在努尔哈赤挺进中原的起点萨尔浒,“眼前这片山水幽静清美,和所有美好的场景相似,但我刚刚得知它的名字并突然醒悟,这名字和几百年前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一场大颠覆有关”,“现在,努尔哈赤隐身在这片空境中,也坚守在决定其命运的转折点上,原有的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