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不死我们的故事还在继续.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年不死我们的故事还在继续.doc

三年不死我们的故事还在继续   骑了几万公里后就冒出自己做旅行车的念头,这是趣味还是偏执?玩着玩着玩出自己的产品在众多品牌故事里似乎也是一种套路。不过,三个年轻人(邵明、赵晓明、小A)看似反传统地开始了传统行业的创业之旅,制造旅行车这条路似乎比他们车轮下的几万公里还要坎坷漫长。当梦想照进现实,他们也经历了一次次的蜕变。 outdoor:你能为不死骑这三年来的发展总结出几个阶段吗?   邵明:三年看似很短,实际上却能总结成四个阶段,我从2012年底开始想做一台长途旅行车,长途骑行的人,想鼓捣出自己的车架很正常,没有品牌概念,纯粹觉得这件事很有趣,也因此结识了一大帮出谋划策的朋友,从形式上看,与现在的众筹有些类似。   从2013年6月开始,用了一年半的时间让不死骑品牌化,我们发现在长途骑行这种细分市场里,无论是对车型概念的转变还是对旅行文化的传播都有大量的工作可做,这一阶段,不死骑正式推出了线上销售业务。   第三阶段是在2015年,是让我们备感混沌的时期,用户群规模逐步增大,各方声音也越来越多,有什么需求我们就做什么车架,甚至觉得无论是奇怪的还是更小众的车架我们都可以制作,却没想过对需求量或需求点做评估。我们甚至忘了自己在这个传统行业里初出茅庐,却像风中之叶飘摆不定,生产的车型放宽到了八款,你知道每款车架都要分尺码,同时要储备大量零件,这种压力就如同被人卡住脖子无法喘息。所以我们现在要收一收心,回归到自己擅长的旅行车领域中,Overlander、Shuttler、Wanderer,重点延续并打造这三款产品。 outdoor:你觉得不死骑在发展中有没有走过弯路?   邵明:太多了,比如刚才提到的在去年,我们什么车型都想做,这些车不能算滞销,但投入的精力和收到的回报不大匹配,就像一个拳头挥出去,没击出效果,力量被化解了一样。   小A :为了让长途骑行的旅行方式带动渠道拓展,我们在过去两年中开展了很多线下活动,花了大量的资金、时间和人力,却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总结看来,是跨界的合作方式有共同的利益点而没有契合的对接点,平台机构和我们互不了解,说白了就是炒作氛围,但这种方式很肤浅,并没能带来很好的销售转化。让没有运动自行车骑行经验的人理解旅行车是很难的,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把控力和寻找好资源的能力,事倍功半的结果简直就是定论。 outdoor:另一位联合创始人赵晓明不止一次提到过不死骑面对巨大危机,具体是什么?   邵明:危机就是没钱啊(笑),原因很多,比如2014年开始销售趋势很好,但我们对进销存的认识很感性,想做双人车,就订来一堆牙盘,想做专业的旅行轮组,就订来一堆车圈,结果就呵呵了。另外,外界声音,比如大量车友呼吁不死骑应当出26寸车型,以应对更好的零件适配性,但当我们真正做出26寸车款时,市场反应又一般,这意味着关注不死骑的小伙伴们抛来一个问题,但并不意味着他是最终消费转化者,或者说并没有消费的决心,这恰恰产生了一种误导。有些概念性的产品,大家都觉得不错,但实际上只是很小一部分人在想这个事,市场接受度其实更低。今年,我们只重点打造三款车架,就连是否要配置碟刹这种小细节已经过多次讨论,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判断,坚持自己的观点,不能左右摇摆自我怀疑。 outdoor:以前长途骑行是玩儿,现在做品牌,要运营、要管理,还要出优秀的产品,你觉得这种转变适应得够好吗?   邵明:不敢轻言好坏,总之是“不死”吧,但发展所带来的传动性要求我们必须往前走,虽然这步伐迈得不大也不快,气息也不那么匀,但我们能感到力量是在点滴积累。这种感觉还真不仅是我们自己,身边其他做原创品牌的朋友们也同样是这种感觉,尤其是小众品牌,可以说是一种共性吧。   不死骑有了销量,觉得被认可,有种发自内心的喜悦,不过负面的东西也会接踵而至,又开始低落。这种转变其实是一种自我提升的过程。我也反思过自己,创业开始阶段,迅速获得大家信任、理解、支持,是自己的优势。发展中怎么运用这些优势呢?如同RPG游戏,人物设定后打怪升级后的点数要怎么加,加攻击加防御还是加魔法?一个角色不可能把所有点数都加满。赵晓明专攻产品技术和供应链上游工作,小A加入后弥补了一些细节把控、团队建设方面的不足,但大多数时候,想让自己提升但又找不到方法是最烦恼的。那种怀疑、蜕变、撕裂的感觉相当五味杂陈的。   一是对自己认识不清,一是对行业对市场认识不清,有时候想这事能做多大,能做多高的程度,各种点子冒出来能特兴奋地能想一晚上,但有朋友从专业的商业角度帮忙分析这些想法时,却被批驳得体无完肤,那感觉真是瞬间坠落冰封谷,这种落差很容易让情绪脱缰。   包括对待未来,也有过混乱纷杂的想法,我甚至想过不死骑是不是应该往媒体类方向发展,或者称媒介比较恰当吧,这是由于长途骑行背后满满的都是故事,对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