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爸爸厨房”汪钰伟:打造“酷爸萌娃”生活方式.doc
“爸爸厨房”汪钰伟:打造“酷爸萌娃”生活方式
一个是设计师,一个是广告导演,一个是摄影师,三个玩创意的男人一起创业成立了一家创意设计机构,几年来拍广告、做设计、骑机车,接着他们又有了一个共同身份:超级奶爸。“谁说骑哈雷的爸爸不会给孩子做饭?”正是这样一种新鲜的爸爸态度,让他们找到了新的事业方向,做一款名为“爸爸厨房”的亲子美食视频。自上线后它就连续创造和打破了各种记录――国内第一部基于视频的美食工具书,连续播放和阅读量最大的宝宝美食视频菜谱,也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个专注于宝宝美食的互联网新媒体IP,并以每日更新一支的频次高速增长。现在,它在父母圈内悄然蹿红。每天有1亿人在全国24个城市的公交车上,能够观看到这个充满爱的儿童美食节目!
设计达人,从为女儿“做菜难”中发现商机
80后汪钰伟是北京人,在大学学习设计专业时,他就和同学组建了自己的工作室,报名参加各种各样的设计比赛,拿到许多设计奖,原本默默无闻的他,一下成了学校里的风云人物。
毕业后汪钰伟进入赫赫有名的光线传媒集团,他跟剧组拍片子、设计玩具、做电子杂志、设计潮流品牌服饰,还为歌手设计唱片,和台湾的音乐人做过一些创意活动、音乐会。一直到辞职前,他共做了70多张唱片,包括汪峰、许巍、李健、李宇春的很多专辑,都是他设计的。
每一个梦想都用心去尝试,一直到2013年,他决定从各种杂乱的职业中抽身而出,回归纯粹的设计工作,和好友辛爽、杨鹏一起成立创意设计机构“三川”。
辛爽是导演出身,一头长发,曾是Joyside的吉他手,为周笔畅等人写过歌。杨鹏是位摄影师,身材高大,长相彪悍,是位地道的北京“老炮儿”。
三个人认识的时间很长,或许是音乐、机车这些共同的爱好,抑或是同样不拘一格的性格,他们配合也默契。在公司管理过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合适的舞台,比如汪钰伟负责客户,辛爽主要负责创意,杨鹏负责全案执行。“三川”很快声名鹊起,制作的一部系列短片――《北京牛仔》里的一句话“驯服生活,或者被生活驯服”在网上流传甚广。
期间,三个玩创意的男孩,也相继结婚并成了人父。有了孩子后,汪钰伟发现自己的生活开始变了。以前他是拼命三郎,不断地工作,不断地接活。没有所谓的假期,甚至连春节还要在工作室里赶设计图。但自从有了女儿,他更愿意坐下来带着孩子咿呀学语,搀扶着她的小手走路,看着她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陪伴孩子每天一点一点的成长变化。从不下厨的他,也开始留意网上的食谱,为孩子做一顿美味的晚餐。
2015年年初,汪钰伟和家人随一个亲子团队赴国外旅行。在一次购物时,他发现了针对儿童的产品分得很细,不仅有专门的宝宝餐具和食谱、菜谱,而且还有针对小朋友的烹饪书籍。看到此,想起“宝爸”们的烦恼,汪钰伟心里一动,不如自己做一个教学视频,让不会做饭的爸爸,看到之后能做出一道好菜,这里面肯定隐藏着不小的商机!
“爸爸厨房”,爱是世界上最美的味道
回国后,汪钰伟通过进一步调研发现,国内做菜的美食节目很多,美食自媒体也不少,但针对儿童菜谱的视频类节目几乎没有,汪钰伟当时就觉得这是一个空白市场。
“我们这一代的父母越来越在意这些东西,对孩子们的爱,都是更加科学的,而吃饭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汪钰伟说。
就这样,一番热议后,3位合伙人一致决定,为了自己的孩子,也为了更多人的孩子,创办一个专门解决宝宝饮食问题的自媒体品牌“爸爸厨房”。让不会做饭的爸爸,通过看这个亲子美食视频,也能做出一道好菜,从此让“萌娃”爱上吃饭。
说干就干,摄影师、导演团队都是现成的,菜谱可以从网上搜集,汪钰伟还联系了厨师,开始尝试拍片。好玩的是,由于是试拍,一时间又找不到合适的地方,“爸爸厨房”第一次的录制是在三个创始人的办公室里完成的。从此办公室里的办公用品越来越少,锅碗瓢盆却越来越多,“奶爸”们开玩笑说,“出去开会身上都带着一股葱花味儿。”
最初,菜品是按照现成菜谱做的,不过他发现,很多现成菜谱不同程度的存在着问题,有的过于成人化,不适合儿童的饮食习惯;有的添加的辅食过多,不利于孩子健康;同时,这些在网上流传的儿童菜谱,在营养和科学性上并不是十分合理,也没有照顾到不同年龄段宝宝的需求。自己女儿不爱吃,肯定也不受其他“萌娃”欢迎,汪钰伟不得不停止录制工作,寻找改进方法。
于是汪钰伟又聘请外部的营养师和厨师,组成专业的营养分析团队。在朋友建议下,他还在网上开展征集“会做菜的妈妈”活动,邮件发出后,报名的妈妈很多,汪钰伟从中挑选200多位,建了一个微信群。
这些擅长烹饪的巧手妈妈,各行各业都有,有公务员、企业白领,也有全职太太,甚至家庭保姆。她们当中有名厨师、资深营养师,还有美食达人。她们给汪钰伟很多建议,每一道菜大家都反复推敲,到底能不能吃,包括盐放多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