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飘香满金城.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丝路飘香满金城.doc

丝路飘香满金城   评判一碗兰州牛肉面是否正宗,有5个标准:一清(汤)、二白(萝卜)、三红(辣子)、四绿(香菜蒜苗)、五黄(面条黄亮)。   在兰州,如果一个姑娘想知道一个男人是否爱自己,就看他是否会把面条中的牛肉、烧烤中的羊腰分给自己,是否会主动把烤肉中的肥肉吃掉。   兰州正宁街的“德林牛奶鸡蛋醪糟”名声在外,已成为经典,每天晚上6点,夜市刚刚开张,这个小小的摊位前就已经排起了长队。   兰州城始建于公元前86年,一直是北方的军事要地,曾经被叫做“金城”,取“金城汤池”的典故,喻其坚固。在许多人心中,兰州是一座遥远的城市,这里少数民族聚居、遍地牛羊,洋溢着游牧民族风情。   同时,兰州也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几千年来,它见证了中西方文明的交融,见证了西方食物传播到中原的过程,见证了胡萝卜、胡麻、胡椒等食物和调料从西域传入中原大地的一切过往。   因为地域物产和经济原因,食材的匮乏制约着北方食物精细化的进程,因此在饮食上,北方几乎没有与南方抗衡的能力。然而,粗粝的沙尘并没有使北方人的味觉变得迟钝,兰州人用智慧开拓出了一片美食天地。   兰州牛肉面每家面馆都有独门秘籍   兰州牛肉面被誉为“中华第一面”,是兰州地区的美食名片,以肉烂汤鲜、面质精细闻名,不仅兰州人百吃不厌,全国各地乃至海内外的食客都赞不绝口,它得以蓬勃发展至今,凝聚着无数厨师的智慧和心血。   根据坊间传说,兰州牛肉面起源于唐朝,不过尚无确切的史料可考,因而陈维精被视为兰州牛肉面的创始人。陈维精是清朝时国子监太学生,其父辈以开饭馆为生,家族中世代流传着制作卤牛肉、汤面的秘方,虽然到了陈维精这一代,族人皆已变成了读书人,但秘方在陈氏子孙中口耳相传,不曾流失。陈维精传给后代的做面秘诀为一首诗,诗中共包含23种调料,着实令人惊叹。   在兰州牛肉面的发展历史中,许多人物功不可没,其中不得不说的是一位名叫马宝子的人,他的功绩在于统一了兰州牛肉面的制作标准,即一清(汤)、二白(萝卜)、三红(辣子)、四绿(香菜蒜苗)、五黄(面条黄亮),后来,这也成为食客权衡牛肉面正宗与否的标准。   而今,兰州的牛肉面馆多如牛毛,兰州人开玩笑说:“我们吃过的牛肉面足以把地球缠成线团。”挑剔的食客在品尝过几千家面馆后,深知哪家的面劲道,哪家的肉好,哪家的汤鲜,哪家的辣子好,哪家的萝卜片透明、清脆,这些都清清楚楚地记在老兰州人心里。   兰州人心中都有一杆明秤,专门用来评判一碗面的好坏,而这杆秤从来没有失衡过。面条必须由手工制作,这是辨别一碗好面的标准底线,加入蓬灰,经过“三遍水,三遍灰,九九八十一遍揉”,拉出来的面条富有弹性、柔韧劲道,其口感是任何现代机械制作的面都无法比拟的。   同时,一碗好汤也是衡量标准之一。在北地,白面配浇头是最为常见的吃法,只有兰州的牛肉面中汤、面各占一半,因此它可谓是西北面食中的奇葩。   牛肉面馆的后堂中,厨子在大锅中精心炖着牛肉、牛骨头,加入祖传的配料后,汤越熬越醇美。兰州的每一家牛肉面馆都有秘方,但这秘方紧攥在家族世代的传承人手中,外人是怎么也捉摸不到的,就算勉强凑齐所有的调料,也做不出那个味儿。因此,每一家面馆的香气独特而诱人,四处飘散,门外的食客便顺着这股香味走进店来,急不可待地要上一碗牛肉面。   吃面时,女孩子喜欢在汤里放许多辣椒,使面条浸在赤红色的油汤中,吃上一口,口腔滚烫而火热。一些老年人很唾弃这样的吃法――牛肉面一定要喝清汤,经过一夜熬煮,汤面上漂浮的萝卜片儿已经透明,再撒上提味的香菜、蒜苗,只有清汤才可以尝出牛肉的鲜香,还有汤料混合后的多重口感。一口汤,就足以给一碗面加分。   此外,牛肉面还分为许多不同种类的面型,如二细、三细、毛细、大宽、二宽、韭叶子等。有些人喜欢细面,这大多是儿童和女人的选择,有些人则更偏好大宽的面条――这种面比陕西的油泼面还要宽,吃起来有点费牙,进入胃里也不好消化,但体力劳动者和男人喜欢吃这种面,吃到胃里扎扎实实的,干上四个小时的活儿肚子也不会空!   “辣子牛肉面”是兰州面食里的另一大特色,干辣椒磨成粉,混合香料入油锅烹香,做成鲜红的辣子油。面条盛好后,一般人会要求掌勺小哥添上四五勺辣子油,喜欢吃辣的人,会一口气要12勺之多,掌勺小哥也不心疼,满满地数上12勺辣子油泼到碗里。食客经常吃得额头冒汗,却又十分过瘾、欲罢不能。   不过,外地人很容易误入街边装潢精美的面馆,对不符合“标准”的牛肉面啧啧称赞,每听到这样的话,兰州人只微微一笑,并不多言。一碗牛肉面,外行人很难懂得其中的精髓与奥妙。   烤羊肉串和烤羊排炭火中,香味儿飘满金城   烤串已经成为中国各大城市中的街景,据资料显示,早在1800年前,烤串就已在中国出现,流传至今,烧烤的食材也愈加多样,可谓“烤天下所有可烤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