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法勘探的应用 各种电法勘探方法是适应不同地质任务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它们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地质工作中,不仅可以寻找金属及非金属矿产,还可以进行地质填图,查明地下地质构造、寻找油气田、煤田和地下水等。此外,电法勘探还用于地壳及上地幔的研究之中。近年来,一些建立在电法勘探基本原理基础之上的新方法如管线探测、探地雷达等广泛用于城市工程勘查,它们在管线勘查、路基、高层建筑地基及大型水电站、水库坝基勘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层断面就是在厚度为无限大的基底层上面包含厚度有限的三个电性层。显然,在这种情况 下,根据各层电阻率关系,该断面类型有八种: AA型 ρ1<ρ2<ρ3<ρ4; AK型ρ1<ρ2<ρ3>ρ4; HA型 ρ1>ρ2<ρ3<ρ4; HK型ρ1>ρ2<ρ3>ρ4; KQ型ρ1<ρ2>ρ3>ρ4; QQ型ρ1>ρ2>ρ3>ρ4; KH型ρ1<ρ2>ρ3<ρ4; QH型ρ1>ρ2>ρ3<ρ4。 不难看出,随着断面中层数n的增加,断面的类型数按 2n-1成比例增加。 实际上,在建立所有电法勘查的理论基础时,都利用上面描述的水平均匀层状断面模型。 但 是,实际的大地地电断面电阻率ρ 的分布特点往往呈横向(水平)不均匀性。把电阻率水 平分布不均匀的地电断面模型分为两种类型:二维模型和三维模型。 大地电阻率是横坐标x和纵坐标z 的函数,而与横坐标y无关。 实际上,在有限延伸地电构造的地区二维地电断面是常遇到的。在此类地区,在构造走向轴线方向上(我们使y轴与走向重合)岩石性质变化不大,其主要变化是发生在垂直走向(x轴)和深度(z轴) 地电断面的三维模型描述的是在电法勘查工作中遇到的最普遍的地质情况,无明显走向的地 质体均属此种模型。 在此指出,三维构造上电磁资料解释是最复杂同时又是目前电法勘查中 研究的最少的问题之一。 (二)视电阻率的概念及电阻率法的实质 1、均匀大地电阻率的测定 在地表水平、地下半空间被导电性均匀、各向同性的岩石所充满的特定条件下,若通过地面 的点电流源A(+)和B(-)向地下供入电流强度I时,根据点源电场的基本公式,很容易写出地面任意两点M和N处的电位 频率域和时间域电磁场基本特征 频率域电磁场的基本特征 在频率域电磁场中常用的电磁场是谐变场,其中场强、电流密度以及其他量均按余弦或正弦规律变化 如果地下有一良导体存在,那么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地下良导体在一次场的激发下,就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Φ:磁通量,M:发射线圈与地下导体间的互感系数 频率域和时间域电磁场基本特征 时间域电磁场的基本特征 在阶跃电流(通电或断电)的强大变化磁场作用下,良导介质内产生涡旋的交变电磁场,其结构和频谱在时间和空间上均连续地发生变化。 高阻岩石中,瞬变场的建立和消失很快(几十到几百毫秒);良导地层中,这一过程变得缓慢。 由此可见,研究瞬变电磁场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可探测具有不同导电性的地层分布,也可以发现地下赋存的较大的良导矿体。 二、激发极化法的仪器装备和工作方法 装置类型与电阻率法相同。 直流激电法联合剖面、中间梯度和电测深装置; 交流激电法常用中间梯度和偶极装置。 1—素瓷罐; 2—胶木塞; 3—铜棒; 4—胶木环; 5—密封胶; 6—插孔; 7—橡皮垫; 8—涂釉层 区别:采用不极化电极的结构 三、极化体的激电异常 (一)中间梯度装置的激电异常 中间梯度法测量良导高极化球体上的 视电阻率曲线 、视极化率曲线 (图下部实线为一次场电流线,虚线为二次场电流线) 三、极化体的激电异常 (一)中间梯度装置的激电异常 不同倾角铜板上中间梯度装置 曲线(h=10 cm) 脉状体水平或直立时,曲线对称,且极大值对应于模型的顶面中心。 水平模型比直立模型的异常大,因为物体沿长轴方向被极化时,极化效应最强。 当低阻模型倾斜时,在倾斜方向的一侧曲线下降缓慢,在相反的一侧梯度较陡,同时极大值向倾斜方向位移。模型倾角愈小,延深愈大,极大值位移就愈大 三、极化体的激电异常 (二)联合剖面装置的激电异常 三、极化体的激电异常 (二)联合剖面装置的激电异常 倾向一侧“面积”大 三、极化体的激电异常 (三)偶极剖面装置的激电异常 三、极化体的激电异常 (四)测深装置的激电异常 注意与直流电测深曲线对比 高电阻率高极化率 判断矿体倾向 采用中梯装置/电剖面法/激发极化法 四、激发极化法的应用 左图为某铜矿床12号异常综合剖面图 1—第四系浮土;2—云母石英片岩;3—硅化石墨大理岩;4—变粒岩;5—铜矿体;6—ηs曲线;7—ρs曲线 我国某热液交代型铜矿,位于变质岩系分布区。 矿石以黄铜矿、闪锌矿、黄铁矿为主,多呈星散状或细脉状。硅化程度较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