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城門中学林萍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福州城門中学林萍课件

   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 燃烧需要三个条件: 1、可燃物; 2、接触氧气(空气); 3、温度达到着火点 灭火原理: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 物品隔离;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学完本课我们的收获: 1、燃烧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① 可燃物;② 氧气(或空气); ③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灭火的原理:①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3、认识到火灾的危害性,学会逃生自救、学会如何报警。 * 福州城门中学 林 萍 粤教版九年级上第三章第三节 烧不坏的手帕 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人类已有几十万年的利用燃烧反应的历史。燃烧与我们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燃 烧 的 圣 火 食 物 的 烹 饪 绽 放 的 礼 花 火 箭 的 发 射 2011年9月29日21:16,“天宫一号”航天器发射 你在以前的学习和生活中,一定 知道很多燃烧的事例,请把你知 道的事例填写在下表中,并与同 学们交流,讨论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 燃烧现象 燃烧事例 耀眼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 发出白光、放热、生成无色气体 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发光、 共同点 放热、 化学变化 发光、 放热 氧化反应。 剧烈 燃烧现象的共同特征: 的 的 你想过没有:发生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1、实验一: 用镊子分别夹取一小块棉花,分别蘸取水和酒精,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片刻,观察现象; ?2、实验二: 点一支小蜡烛,将其用烧杯罩住,尽可能使烧杯与桌面间不留空隙,观察实验现象 ?3、实验三: 将一根小木条和一小块煤块放在酒精灯上点燃,比较点燃的难易 实验:燃烧条件的探究 实验三 实验二 实验一 实验结论 实验现象 蘸有酒精的小棉花球燃烧起来了,蘸有水的小棉花球没有燃烧 酒精易燃,水不能燃烧,所以燃烧的条件之一就是需要可燃性。 小蜡烛慢慢的熄灭 随着蜡烛的燃烧,会不断消耗氧气,当氧气耗尽,蜡烛就熄灭,所以燃烧的条件之二就是需要有充足的氧气 小木条很快就被点燃,小煤块没有明显的变化 小木条和小煤块的着火点不同(小木条的着火点低),所以燃烧的条件之三就是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可燃物燃烧时,都需要一个最低温度,也就是着火点。着火点是物质的一种固有属性,不同物质的着火点是不同的。 白磷 40℃ 红磷 240 ℃ 煤 700 ℃ ~750 ℃ 硫 260℃ 木材 250℃ ~330℃ 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火 氧气 温度达到着火点 可燃物 美国9.11事件 上海静安大火 就在这,288位花季少年告别了他们热爱的世界 火灾对人类的施孽是非常严酷的。 据联合国 “ 世界火灾统计中心 ” (WFSC)近年来不完全统计,全球每年约发生600万至700万起火灾,全球每年死于火灾中的约有65000至75000人。 如何进行灭火? 实验:蜡烛火焰的熄灭方法 实验用品:蜡烛、沙土、火柴、剪刀、烧杯、湿抹布、水、药匙 二氧化碳灭火模拟演示: 碳酸钠和盐酸反应能够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方法6 方法5 方法4 方法3 方法7 方法2 方法1 熄灭的原理 “蜡烛熄灭”的方法 用嘴用力吹气 向燃烧的蜡烛上浇水 将沙土覆盖在蜡烛上 用湿抹布盖灭 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下 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下 隔绝氧气 隔绝氧气以及 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剪去蜡烛的烛芯 在蜡烛上方倒扣一只烧杯 用二氧化碳气体灭火 去除可燃物 隔绝氧气 隔绝氧气 其中一个条件成立即能灭火 烧不坏的手帕 酒精的着火点低于手帕的着火点,所以酒精先燃烧。 酒精气化和水分蒸发,需要吸收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使手帕的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原意是移走可燃物,燃烧就不能进行。 成语中的化学:下列的成语与我们所学的化学知识有关。请简述其中的化学原理。 1、釜底抽薪(釜;指古代炊具,相当于现在的锅,薪:指柴火。) 常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成语中的化学 2、以水救火: 原意是用水降低温度,使温度降低到燃料的着火点以下 3、煽风点火: 原意是说轻轻扇动,给火种提供充足的氧气 比喻煽动别人闹事 使用正确的方法处理问题 教师寄语: 你们的天赋好比一朵火花,假如你用勤勉辛劳去助燃,它一定会变成熊熊烈火,放出无限的光和热。? *

文档评论(0)

12345543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