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钢筋混凝土框架涵技术交底.doc
钢筋混凝土框架涵技术交底
交底内容:
1、由一项目部测量班负责本涵的施工放样,用全站仪放出涵洞的中心位置及纵横轴线,现场核对图纸所示的涵洞的位置、方向、长度、出入口高程,以及与既有沟槽、排水渠道的连接是否相符,如有不符,及时提出处理措施,报监理工程师和设计单位审定。对涵洞外所放桩位埋设护桩,并用混凝土包裹并严加保护;同时在雨后或者现场怀疑被破坏时,必须经测量班复测,确保放样准确无误;高程点引至涵洞旁边不易破坏的地方。
2、基坑开挖 ?基坑开挖以机械开挖为主,人工配合的方法。根据地质情况,3m以内和个别3m以上无水基坑采用机械放坡开挖,同时预留30cm用人工凿除,基底整平时按各个涵节之间的高差设置台阶。基坑开挖过程中遇到容易坍塌的土质时采取木板桩、挡板等措施进行支护;遇到渗水时采取挖排水沟、集水井等方法及时抽水排除,确保基坑不被水浸泡。以防基坑坍塌。基坑开挖过程中,机械开挖至离基底有30cm时,则采用人工清底,以免扰动基底土层降低承载力;人工修整至基底设计标高后,立即由试验检测人员负责检测基底承载力。?
?3、基底检查及处理 ?此段路基的涵洞处于T2、L1环境中。基坑开挖达到设计标高后,要仔细核对基底地质及承载力是否与设计相符,如果基底地质与设计相符或满足设计要求,尽快请监理工程师验基后进行基础圬工施工;反之,及时报监理工程师和设计单位,采取相关措施措施进行处理;涵洞基坑开挖后应采用砂夹碎石回填至原地面并夯实,验收合格后再进行下一道工序。 ?4、基础施工 ?在涵身出入口、出入口翼墙处立模板,模板为15mm厚的竹胶板,模板的支撑体系必须保证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无变形、不跑模、不漏浆,检查合格后进行砼浇筑;涵身处浇筑1m厚的C30砼,垫层按施工图纸设置沉降缝,沉降缝用沥青石棉板隔开。
5、底板施工 ?当垫层厚度达到70%后采用墨斗弹线按设计布置定位线。保证垫层表面平整,按沉降缝设计涵节,立底板内膜,进行钢筋的绑扎,并预埋边墙钢筋,立内膜,按设计尺寸浇筑C40钢筋砼。 ?
6、钢筋绑扎 ?垫层混凝土浇筑完成、强度达到2.5Mpa后,绑扎成型腹板钢筋,然后开始安装侧模和顶板模板,最后绑扎、成型顶板钢筋及有关预埋件, ?按照图纸要求进行绑扎制作,但焊接处“同一截面内”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符合规范要求,钢筋接长宜采用闪光对焊,并进行纵向打磨加工,当纵向打磨有困难时钢筋应采用双面搭接电弧焊。涵节钢筋布置应按各涵身钢筋布置图注明的排列编号循环配置,每米框架涵身配置8排骨架钢筋,每排间距12.5cm。制作底板钢筋并预埋边墙钢筋。待钢筋绑扎完毕后,再支外膜模板。当涵洞与线路斜交时,框架顶板顶面和底板底面钝角处均应布置钝角加强钢筋,全框架涵处共4处。 ?
7、墙身与顶板 ?模板支架施工:模板采用15mm厚的竹胶板,涵洞边墙、中墙两侧模板采用φ12的拉筋固定,在浇注涵洞基础砼时在涵洞基础顶面涵身模板两侧预埋销钉,在浇注涵身混凝土是防止涵身模板因受压外移。为了保证涵洞模板的整体稳定性,涵洞内侧模板采用支架为满堂式加固,支撑采用间距为60*60cm的φ50钢管,支撑与模板接触面采用10*10cm的方木支垫。模板加固完毕后,按设计要求对涵洞结构尺寸、平整度及加固情况认真检查,确保模板支撑牢固,尺寸正确。 ?全箱分为二层浇筑。第一层浇筑至底板内壁以上20cm,第二层浇筑剩余部分。且涵洞中心线处流水面高程不应高于入口流水面5cm。 ?8、出入口翼墙施工 ?因出入口方向翼墙模板不是定型模板,所以现场采用小方木做支撑支架,竹制压板作板进行出入口端墙、翼墙模板施工。内侧竖直、外侧依基底宽度和上口宽度及高度产生坡比,翼墙帽石的宽度依照工点图设计施工。 ?
9、框架涵各部位允许偏差: ?①轴线偏位20mm;②流水面高程不少于+20mm;③孔径±20mm;④涵顶高程±15mm;⑤涵长+100mm,-50mm;⑥涵身高度+10mm,-5mm;⑦涵身接逢错台3mm。 ?
10、防水层及沉降缝的制作 (1)、材料: ?①涂料:聚氨酯防水涂料。 ②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 ?③沉落缝内嵌塞石棉沥青板,涵内侧在涵洞施工完成后塞入橡胶止水条塞缝。 ?(2)、防水层施工方法及质量检查 1)防水层施工 ?①为保证防水层的铺设质量和节省防水材料,涵顶面基层应平整,涵顶 M10水泥砂浆与涵身同时浇筑形成2%的坡。 ?②平整度的要求,用1m长的靠尺,空隙不大于5mm,孔隙只允许平缓 变化,每米不应超过一处。 ?③如不符合第②条要求,可用凿除的方法进行处理,或用砂浆进行整平,用水泥砂浆找平时,基底应清洁、湿润,用水泥砂浆作局部找平时,应在砂浆中添加适量类似107胶的水溶性胶粘剂(也可采用其它性能相同的胶粘剂),以增强水泥砂浆与基底的连接。 ?④涵顶面基层涂刷防水材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