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地质总结考试重点(经典)汇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石油地质总结考试重点(经典)汇编

石油:又称原油,是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中以液态烃为主体的可燃有机矿产 石油的元素组成:碳(C) 和氢(H),其次是硫(S)、氮(N)、氧(O)。世界上大多数石油的元素组成一般为:碳含量介于80%~88%之间,氢含量占10%~14% 烃类化合物:在化学上, 烃类可以分为两大类: 饱和烃(正构烷烃、异构烷烃和环烷烃)和不饱和烃(芳香烃、单环芳烃、多环芳烃、稠环芳烃)。 将含硫量大于2% 的石油称为高硫石油;低于0.5%的称为低硫石油;介于0.5%~2%之间的称为含硫石油。 海陆相原油的基本区别: 原油颜色的深浅主要取决于胶质、沥青质的含量, 其含量愈高, 则颜色愈深。 天然气产状类型:按分布特点分聚集型天然气(气藏气、气顶气和凝析气)分散型天然气(油溶气、水溶气、煤层气、致密地层气和固态气水合物);按相态分为游离气、溶解气、吸附气、固体水溶气。 重烃气C2+ 5%为湿气 C2+ 5%为干气 逆蒸发:在地下较高温度(即物系的临界温度和最高凝结温度之间)的特定条件下,随压力增加液态烃可以转变为气态。这种相态转化称之为逆蒸发。 油田水按照水在其中的储存状态,可分为吸附水、毛细管水和自由水三种产状 油田水的分类 石油的δ13C值随年代变老,显示出轻微降低趋势,即年代愈老的石油12C相对富集,13C值减少。 储集层:具有一定的连通孔隙,能使流体储存并在其中渗滤的岩层。 油气聚集成藏所必需的两个基本要素是储集层和盖层。 有效孔隙度:指岩石中参与渗流的连通孔隙总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 绝对孔隙度:岩样中总孔隙体积与该岩样总体积的比值。 有效(相)渗透率:是指储集层中有多相流体共存时,岩石对其中每一单相流体的渗透率。 油、气、水的相渗透率分别用ko、kg、kw表示。 相对渗透率:岩石中多相流体共存时,岩石对某一相流体的有效渗透率与岩石绝对渗透率之比值,称为该相流体的相对渗透率。 排驱(替)压力(Pd):在压汞实验中汞开始大量进入岩样的压力。 岩石排驱压力越小,说明大孔喉越多,孔隙结构越好。 饱和度中值压力:是指非润湿相饱和度为50%时对应的毛细管压力。 压力越低,半径越大,孔隙结构越好。 含油饱和度:储集层的孔隙被油、气、水充填。油、气、水的含量分别占总孔隙体积的百分数称为油、气、水饱和度。 碎屑岩储集层孔隙类型:按成因分为:原生孔隙型、次生孔隙和混合孔隙。 影响碎屑岩储集层储集物性的主要因素 1). 沉积作用对储集层物性的影响 沉积作用对碎屑岩的矿物成分、结构、粒度、分选、磨圆、填集的杂基含量等方面都起 着明显的控制作用。 ( 1 ) 碎屑岩的矿物成分 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云母。矿物的润湿性:润湿性强,亲水的矿物,表面束缚薄膜较厚,缩小孔隙空间,渗透性变差。矿物的抗风化能力:抗风化能力弱,易风化成粘土矿物充填孔隙或表面形成风化层减小孔隙空间。???长石砂岩较石英砂岩物性差。 ( 2 ) 岩石的结构 包括粒度大小、分选、磨圆、排列方式等。 ??? 粒度:总孔隙度随粒径加大而减小。 分选:粒度中值一定时,分选差的岩石,小颗粒充填大孔隙,使孔隙度、渗透率降低;分选好的岩石,孔渗增高。磨圆和排列方式对孔隙度的影响与岩石颗粒的大小、分选等相关。 ( 3 ) 杂基含量 杂基:指颗粒直径小于0.0315mm的非化学沉淀颗粒。代表沉积环境能量。杂基含量高,一般代表分选差,平均粒径也较小,喉道小,孔隙结构复杂,其孔、渗较差。 2). 成岩后生作用对储集层物性的影响 成岩后生作用贯穿成岩过程的始终,它可以改造碎屑岩在沉积时形成的原生孔隙, 也可以完全堵塞这些原生孔隙, 或溶蚀可溶矿物而形成次生溶蚀孔隙, 从而改变碎屑储集岩的储集条件。 ⑴压实作用 主要包括早期的机械压实和晚期的压溶作用。 机械压实:指在上覆沉积负荷作用下岩石逐步致密化的过程。 压溶作用:指在颗粒接触点上发生了溶解现象,造成颗粒间相互嵌入的凹凸接触等。 ⑵胶结作用(时代、温度)指碎屑颗粒相互联接的过程。胶结物的成分和含量对孔隙发育有很大影响:泥质、钙-泥质胶结储油物性好;硅质、铁质胶结储油物性差。 胶结物含量高储油物性差,反之则好。 ( 3 ) 溶解作用 主要与碳酸盐溶蚀有关,其次是长石和部分岩屑溶蚀,杂基溶蚀以及微裂缝或其它次生孔隙所占的比例是很少的。 (必须指出的是, 酸性水溶解的物质只有在不断被带走的条件下, 才能使溶蚀作用朝有利于形成次生孔隙的方向发展。否则, 随着溶质增加, 溶蚀作用就会减弱, 在达到过饱和时还可以再沉淀, 堵塞孔隙。) 盖层 指覆盖在储集层之上能够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